江湖菜
湖北黃州的豆腐,自古出名。精於烹飪之道的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親自操勺,創新豆腐菜肴。名品豆腐加上名人烹製,酷似豬肘,質嫩色豔,鮮香味醇,人稱“東坡豆腐”。
東坡豆腐以黃州豆腐為主料,將豆腐放入麵粉、雞蛋、鹽等製成的糊中掛糊,再放入五成熱的油鍋裏炸製後,撈出瀝油;鍋內放底油(油食品)、筍片、香菇(香菇食品)和調味料,最後放入瀝過油的豆腐,煮至入味出鍋即成。
蘇東坡很重視飲食養生,特別是素食養生。在《送喬全寄賀君》中,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狂吟醉舞知無益,粟飯藜羹問養神。”他還在一篇題目為《養生難在去欲》的小記中寫道:“夫已饑而食,蔬食有過於八珍。”他首創素食(素食食品)菜肴“東坡豆腐”後,這道創新菜很快就在黃州流傳開來。不久,他被遷職轉移,到了浙江杭州,又到了廣東惠州,走到哪裏,他的“東坡豆腐”就在那裏廣為流傳。
豆腐潔白如玉,柔軟細嫩,清爽適口,是我國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曆來受到人們歡迎。蘇東坡曾為豆腐寫下“煮豆為乳脂為酥”的詩句,以精煉的語言把製作豆腐形象化,用準確的字眼道出豆腐“為乳”、“為酥”,為食品之精粹。
相傳,清代時,廣東惠州知府伊秉綬回到故鄉福建,特意帶去“東坡豆腐”的製作技術,“東坡豆腐”逐漸成為那裏家喻戶曉的名菜。
食後一得
豆腐,是我國最早發明創製的,而後傳入世界各地。豆腐不僅含有營養物質,還具有食療價值。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豆腐能“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清熱散血”。近年來,社會上曾出現對“豆腐燒菠菜”褒貶不一的議論,營養學家的最新解釋是:以等量的菠菜與豆腐共煮,豆腐中的部分鈣質能征服菠菜中的草酸,可使人食後免遭草酸之害。菠菜燒豆腐,不失為美味而營養的名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