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營銷攻心篇:攻心為上,善於與顧客“套近乎”(1)(1 / 3)

激起客戶的需求要多提示

山羊站在陡峭的山崖頂上吃草。一隻狼發現了它,卻怎麼也爬不上去,於是裝出關心的樣子,道:“山羊兄弟,山崖頂上太危險,摔下去就要粉身碎骨,還是下來為好。”

山羊對狼說:“我是不會相信你的,你這麼說,無非是在替自己找東西吃。”“不不,我早已吃飽了,”狼故意拱起它的肚皮道,“我是安的一片好心,你看看,崖石上麵光禿禿的,怎麼會有你吃的草呢?而且下麵有很多青草,鮮嫩肥美。”

狼這麼一提示,山羊還真心動了,從山崖上溜了下來,還沒站定,狼露出了它的本來麵目:“你說的對,我叫你下來,無非是替我自己找食物吃。”說完就朝山羊撲去。

狼之所以能夠達到它的目的,是因為它了解山羊需要什麼,然後根據它的需求進行有效的勾引。

在社會生活中,需要是人因生理、心理處於某種狀態而形成的一種心理傾向。一個人在產生需要的情況下,最強烈的感覺就是缺乏什麼或期望得到什麼。隻有通過擇取對象,才能彌補缺乏,滿足需要。比如說,在口渴的情況下,我們的感受就是身體缺少水,期望得到水,且隻有喝上水才能清除這種感覺。

人的需要是具有重複性的,不可能一次永遠滿足,常常是滿足後不久又重新出現。這種重現的需要還帶有明顯的周期性,正因為需要是重複性的,所以在推銷的過程中,有經驗的推銷員從不把一次成交當成推銷的終結,而當作下次推銷的起點。汽車推銷大王喬·吉拉德就非常注重這一點。他總是在客戶買完他的商品後,同客戶保持密切的聯係,對客戶給予周到的服務。他說:“客戶不會一輩子隻開一輛車,他們往往用上三五年就會更換新車,我要讓他們下一次還買我的車。”

需要是被創造出來的,推銷員想把商品(或服務)推銷出去,所需做的一件事就是喚起客戶對這種商品(或服務)的需要。

事典:情人節的禮物

那是情人節的前幾天,一位推銷員去一客戶家推銷化妝品。這位推銷員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再過兩天就是情人節。

男主人出來接待他,推銷員勸男主人給夫人買套化妝品,他似乎對此挺感興趣,但就是不說買,也不說不買。

推銷員動員了好幾次,那人才說:“我太太不在家。”

這可是一個不太妙的信號,再說下去可能就要黃了。忽然,推銷員無意中看見不遠處街道拐角的鮮花店,門口有一招牌:“送給情人的禮物——紅玫瑰。”這位推銷員靈機一動,說道:

“先生,情人節馬上就要到了,不知您是否已經給您太太買了禮物。我想。如果您送一套化妝品給太太,她一定非常高興。”

這位先生眼睛一亮。

推銷員抓住時機又說:

“每位先生都希望自己的太太是最漂亮的,我想您也不例外。”

果然,那位先生笑了,問他多少錢。

“禮物是不計價錢的。”

於是一套很貴的化妝品就推銷出去了。後來這位推銷員如法炮製,成功推銷出數套化妝品。

推銷悟語:正中客戶的下懷就是正中你推銷的下懷。

如何推銷客戶不感興趣的產品

一隻狐狸不小心掉進一隻非常深的井裏,無法脫身。這時一隻口渴的山羊,來井邊飲水,它看見狐狸在下麵,就問井水味道如何。狐狸盡力掩蓋自己的狼狽相,不斷地稱讚井水味道好得不能再好了。山羊一心想著喝水,聽完馬上跳了下去,等它喝完了水,不再口渴了,才發現自己和狐狸的困境。

這時狐狸想出了一個所謂共同出井的辦法,它說:“你把前腳抵在井壁上,低下頭,我先踩著你的後背上去,然後想辦法拉你上來。”山羊就照它吩咐的做了。於是狐狸跳上山羊背,蹬著羊角,飛身跳出了井口,然後就要溜走。山羊氣得大罵狐狸不守信用,狐狸轉頭回敬道:“你這頭笨羊!如果你頭腦靈活,就應該在看清出路之後,再決定跳不跳,那樣就不會有這樣的危險了,真是白長了一把胡子!”

狐狸就是狐狸,它的狡猾在於它抓住了山羊口渴要飲水的需要,結果使自己獲救。

在推銷過程中,無論你從消費者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中獲得多少收益,你都應該以消費者為導向。你需要錢,但消費者不會因此來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對他來說,沒有什麼理由來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他之所以是你的用戶,是因為他認為需要你的產品,而不是因為你需要錢。正如寓言中的狐狸一樣,它需要的是從井裏麵出來,而山羊需要的是甜美的水,狐狸正是用水把山羊騙到井裏。

事典:黑人如何推銷化妝品

約翰遜原本是一個黑皮膚的毫無名氣的推銷員,他靠借來的470美元創建化妝品公司,15年後成為一個擁有8000萬美元資產的大公司老板。

當時,經人介紹。約翰遜進入富勒公司做推銷員。

富勒公司是一家化妝品製造公司,以製造黑人專用化妝品為主要業務,是當時美國一家最大的企業。約翰遜被派往黑人聚居的地區推銷產品。

因為黑人對化妝品不感興趣,因此再動人的宣傳也沒有用,必須拿出活生生的事實他們才會信服。要讓黑人婦女喜歡化妝品,首先要讓她們體驗到化妝前後的差別,刺激起她們想要修飾自己的欲望。

如何刺激黑人產生對化妝品的需要?約翰遜想了個“先嚐後買”的辦法。所謂“先嚐後買”。就是先讓客戶免費試用,感覺好再買,不好就算了。這樣可是要冒賠本風險的,約翰遜不敢擅自作主,他向公司請示,希望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