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如我跟狐狸求情,把你那快病死的弟弟給它帶去算了。”
膽小的母雞乞求地看著狐狸道:“狐狸大哥,我有幾個孩子長得挺肥的,不如我贈送給你。”
狐狸不敢吱聲,因為它怕他一說話會引起主人的警覺。
母雞見狐狸不說話,以為它不滿足,道:“這樣吧,我送半窩孩子給你。”
狐狸又沒吱聲,因為房子主人出門看了一眼。
“好了,狐狸大哥,你怎麼也得給我留個種啊!”母雞哀求道。
狐狸還不敢吱聲,因為房子主人在院子裏掃地呢!
母雞慌了,道:“狐狸大哥,隻要你不殺我,我的孩子全給你帶去算了。”
狐狸暗暗笑道,真是一隻傻母雞,隻要它隨便一叫,主人就會出來,我不是一隻也吃不上嗎?得意之餘狐狸一伸手,把母雞所有的孩子裝在一個口袋裏拿走了。
等母雞回家把主人叫來的時候,狐狸早跑遠了。
在寓言中,狐狸的沉默給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在推銷中,如果在推銷員請求簽訂單之後出現了一會兒沉默的話,推銷員不要以為自己有義務說點什麼,相反,推銷員要給客戶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做決定,決不要貿然打斷他們的思路。
推銷過程中的沉默使人們想起打電話時被告之“請稍候,,時的感覺,時間仿佛已經停滯,度日如年。在麵對麵的推銷中,沉默通常令人感到壓抑,很自然地會產生打破沉默的念頭。雖然那種“誰先開口誰就輸”的說法暗示著如果客戶先開口,那他就輸了,但那些做出了很好的、正確的購買決定的人都是贏家。然而,如果你——推銷員先開口的話,那你就有失去交易的危險。所以,在客戶開口之前一定要保持沉默。是的,沉默有時幾乎會使人發瘋,但無論如何,必須嚴格約束自己,保持沉默。
事典:沉默的力量
有一次,法蘭克和另一位推銷員去見弗朗西斯·奧尼爾先生。奧尼爾先生講話不多,但為人精幹。他早先從事紙張推銷,經過多年奮鬥成了紙張批發商。後來又自己開辦了造紙廠,成為紙張生產與批發業中的頭麵人物,備受尊重。
彼此寒暄幾句,就進入正題。一開始,法蘭克向他講解他所擁有的產業與稅收之間的關係,他低著頭,看也不看法蘭克一眼。法蘭克無從知曉他臉上的表情,連他是否在聽也無法知曉。這真讓人難堪。法蘭克隻講了三分鍾便停下來,靠在椅背上等著。接下來是尷尬的沉默。
法蘭克那位同事如坐針氈,難以忍受這沉重的靜默。他生怕法蘭克在這位大人物麵前敗落,急於打破僵局。法蘭克見他準備說話,恨不能在桌子下麵踢他一腳。幸好他看見法蘭克在搖頭,明白了法蘭克的意思,便不再往下說。
這樣窘迫地又沉默了一分鍾。那位總裁抬起頭,法蘭克沒理他,隻是悠然地倚在椅背上等他開口。
彼此對視,良久無語。法蘭克的同事事後說那種場麵真是平生未見,簡直沒法理解。但法蘭克知道自己必須沉住氣。隻要你等的時間足夠長,對方總得先打破僵局。奧尼爾先生終於開了口。他平日並不善談,這次卻說了足足半個小時。他說的時候,法蘭克就讓他去說,盡量不插嘴。
等他說完了,法蘭克說:“奧尼爾先生,您的講話對我很有幫助。您告訴我這樣一種事實,您比大多數人都有思想性。最初我來此的目的是幫您這位成功人士解決問題,通過與您的交談我明白您已花了兩年時間來準備解決這一問題。盡管如此,我還是很樂意花些時間幫您進一步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我下次來時,一定會帶來一些新的想法。”
此次見麵的開局不好,結尾卻令人滿意。法蘭克取得成功的原因很簡單,法蘭克讓奧尼爾先生把他所有的難處盡管講出來,認真地傾聽以求明白他的真正需要,並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如此,法蘭克對整個事情的全貌有了了解,也就明白了他的需要。自然,這次會麵給法蘭克帶來一大筆生意。
每個人都應當向上帝這樣祈禱:“主啊,請您幫我封上這喋喋不休的嘴巴!一直到我明白該說什麼時再讓我開口……阿門。”
法蘭克努力控製自己,在與別人交談時,一旦發現對方對所說的心不在焉,便立刻打住,哪怕所說的話至關重要。
許多人的頭腦裏都有許多事要對別人講。但我們常常不能了解別人的想法,除非我們給他說話的機會並限定範圍。
一般而言,談話剛開始時雙方可以自由溝通。但對方若非有心之人,愉快的交談可能繼續不下去。
有些人總是自作聰明,喜歡在別人沒說完前打斷別人。這些人往往急不可耐,不等你說完就對你評頭品足。妄發議論,在你還未弄清楚究竟出了什麼錯時忙著糾正你的錯誤。這些招人討厭的人,常常令人惱火,誰碰上了,誰都想揍他們一頓。
這樣的人,即使他說的對,你也不願承認。假如他是個推銷員,你肯定要編個謊言將他氣走,而寧願多花錢多跑路去買別人的東西。
本傑明·富蘭克林年少有為,絕頂聰明。但他有好為人師的毛病。總喜歡教導別人,指出別人的錯誤。因此大家對他敬而遠之。幸運的是,他的一位教會朋友給他指明了這一點。過了半個世紀,他已經79歲了。在那本著名的自傳裏。他寫下了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