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科技金融的運行機製與金融創新(1 / 2)

試論科技金融的運行機製與金融創新

財政金融

作者:張墨

摘要:盡管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金融的運行機製的逐步完善,到科技與金融之間的良性循環遠遠沒有形成。科技對市場經濟的貢獻與發達國家相比也存有明顯的差距,具體表現在支撐科技發展的金融資本較少,科技成功轉化率較低,科技投資的風險較大。在這種大環境下,金融市場對科技創新投資的積極性較低,限製著科技的發展,影響著經濟產業布局的優化,也將最終影響金融市場的發展。所以說,對金融進行創新勢在必行,隻有在良好的金融服務體係下,科技才能得到長遠有效的創新,才能反哺金融市場的發展。

關鍵詞:科技金融的運行機製 金融創新

良好的商業模式是科技創新帶來盈利的前提條件,獲取潛在的收益也是金融主體參與到科技的創新的主要目的。對金融進行創新,有利於金融主體選取最佳的介入方式,有利於科研單位更容易獲得金融資本的支持。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金融的運行機製存有的問題,並著重論述了金融創新。

一、科技金融運行機製存有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在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方麵做了很多有益的嚐試,科技金融工作取得了不小進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本之間還未充分有效對接,大量科技成果未得到有效轉化。二是創業風險投資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力度不足。創業風險投資總體規模小,投資早期創新型項目少。三是受考評機製等因素製約,目前金融機構更傾向於向大項目、大企業提供貸款,對科技企業信貸規模較小,支持力度不夠。四是科技金融服務支撐體係不健全。科技金融融合還處於探索試驗階段,沒有統一協調機構,缺乏運行聯動機製和綜合服務平台。

二、科技金融的創新

(一)進一步厘清科技金融工作思路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不僅體現在資金鏈不穩定上,還與其自身的運營水平、風險抵押能力密切相關,較低運營水平和風險抵抗能力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意向,降低企業融資的可能性。所以說,我們應厘清科技金融的工作思路,跳出金融工作的低級、低效形式,除了要在資金上給予科技型中小企業必要的幫助外,還應堅持市場導向,鼓勵企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風險抵抗能力,從優化整體運營模式的方式來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從根本上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對金融服務體係進行優化,確保其多樣性、多層次,以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要,注重金融目標的選定,加強對企業的引導,鼓勵政府資金、民間資金參與到社會化融資中。要創新科技企業、信貸融資產品服務以及對接模式,努力打造優勢互補、創新組合、善於突破、勇於實踐的科技金融工作機製,助推我省經濟轉型升級。

蘇州高新區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是蘇州高新區首家融資性擔保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是蘇高新創投集團的控股子公司。作為國有擔保機構,2014年公司科技型企業在保餘額達到7億元,在保客戶70家,科技擔保業務占比接近總額的30%,涉及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醫療器械等多個新興產業與行業,為促進區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進一步豐富了融資服務體係的層級。

(二)明確金融支持科技發展的主要方向

鑒於我國目前經濟尚處轉型發展時期,財力有限,金融市場不夠發達,科技發展的發展要明確,要多支持國家或地方重點科技項目,多支持市場轉化率高的科技項目,多支持關係國計民生的科技項目,重點支持合蕪蚌改革試驗區加快創新研發和產業化進程;積極支持海內外科技人才興辦企業創業,培育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領先、高成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並推動其不斷發展壯大。比如,設立專項的科技銀行,科技銀行作為一種特殊的商業銀行,服務對象是不能取得一般商業銀行貸款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這類企業缺失有形資產抵押物,導致業務風險性相對較高。從國內外經驗來看,要保證銀行的可持續經營,還需要銀行進一步探索。比如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特征創新銀行金融產品和服務。特別是針對初創型企業、小企業的資產結構特點,開展股權、知識產權、訂單合同、庫存等資產的銀行信貸業務,充分整合多種金融實體優勢資源,實現銀行資金與保險、創業風險投資、信托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集成創新。像金華銀行科技支行推出“存貨質押”這類新產品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