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數民族生育觀念與經濟發展
少數民族生育觀念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是一把雙刃劍。
從少數民族生育觀念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來講有正麵和負麵兩個方麵。首先負麵的影響是傳統的生育觀念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為我國自古以來一直傳承著“早生貴子”、“多子多福”、“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等傳統的生育觀念,這些觀念不僅對人口素質的提高、勞動力的充分利用等方麵有影響,還會通過引起資源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貧困率的提高等來阻礙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其次正麵的影響則是現代化的生育觀念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為現代化的生育觀念比較注重的是人口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從而通過提高人口的素質、人口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保持適當的人口增長等來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
總之少數民族生育觀念與經濟發展是相互作用的。
四、對於提高少數民族生育觀念,發展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對新的生育觀念的宣傳並給予相應的獎懲
進一步改善國家生育政策,加大對新的生育觀念的宣傳,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牧區、少數民族地區等較偏僻、偏遠地區的宣傳力度。並通過獎懲政策對遵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給予相應的獎勵或補貼,對那些超生、逃生的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給予相應的懲罰的同時還加強社會保障製度的實施等來進一步強化新的生育觀念,並通過這些給人們建立一種“少生優育”的生育觀念。因為這樣才能控製人口的快速增長,才能減少生態環境的汙染,才能解決自然資源的缺乏問題,才能保證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
(二)加大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方麵的投入力度
教育是培養和發展人的體質、知識、思想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加大少數民族地區的的教育力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首先通過普及少數民族地區的義務教育,改善早期教育、學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個階段的教育方式來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素質;其次通過免學費、發各種補貼、發各種小額獎學金等方法來擴大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地區的受教育人口的數量,減少失學、輟學人口的數量;第三是注重民族教育、降低門檻、進行“寬進嚴出”等來對民族地區的孩子們提供更多的額升學機會。隻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全國人口的素質,從而國民經濟才會穩定、持續的發展。除此之外教育的發展還會引起少數民族地區婦女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這會使婦女們樹立晚婚、少生、優生、避孕等觀念,這也有助於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
(三)實施有效合理的人口轉移和流動
經濟發展如此之快,但他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城市出現了勞動力相對不足,老齡化等問題,反而農村卻像在影響因素裏所敘述的一樣出現了剩餘勞動力。所以通過實施合理的人口的轉移和流動把農村的那些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中去,使國民經濟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通過這種人口的流動和轉移,農村人口去了城裏以後會收到更好的醫療保健、社會保障等待遇,她們的孩子會收到更加良好的教育和教育環境。這種城市和農村的巨大差別會使他們放棄原有的傳統的生育觀念,來接受文明健康的新型生育觀念。
總的來說隻有建立正確的生育觀念才能控製日益劇增的人口數量,才能提高個民族人口的素質,甚至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人口素質。其中適當的人口增長還會影響市場的需求,消費等來影響國民經濟。所以少數民族地區的生育觀念與國民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之間有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至關重要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參考文獻:
[1]齊曉安.西方生育文化發展研究[J].人口學刊, 2006, (2):61-64
[2]劉娟.內蒙古地區蒙古族生育節育狀況分析[J].人口與經濟, 1992, (2)
[3]金陽蓀,蘇俐,梅長華.中國蒙古族的生育模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 1998, (2):25-35
[4]蘇俐,金陽蓀.中國蒙古族生育水平及特征[J].人口學刊,1996,(6):28-35
[5]蔣筱.非農化背景下農村生育觀的變化——對浙江省金華市農村社區的調查與分析[J]. 農村.農業:農民,2010,(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