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區域經濟發展環境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性(2 / 2)

二、區域環境與區域經濟的相互作用機製

(一)區域環境為區域經濟提供了發展基礎

對於某種產業而言,適宜的區域環境能夠有利於產業的迅速壯大,並能夠在該產業的主導下,使區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最終使產業優勢更加鞏固。這一優勢主要表現為:第一,在區域環境內部,企業間的協調合作與競爭,能夠形成群體協同效應,在這一效應的作用下能夠為整個產業群帶來巨大的經濟資源,包括生產成本優勢,產品差別化優勢,區域營銷優勢,以及市場競爭優勢;其次,由於區域內金融經濟比較發達,企業與金融機構間的良好合作將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有力的資金保證,並帶動一個創新體係的發展,打造該區域內的新興產業優勢,從而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通過比較優勢獲得雙向發展

在不同的區域之間,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的比較效益差異。由於資源的存在往往會創造更豐厚的效益,而豐厚的效益也能對優質的資源產生吸引力,因而區域環境本身就能夠成為高效益的搖籃,並在此基礎上出現產業集群的現象。這方麵的典型模式表現為“M”型區域經濟合作[5]。這種發展模式充分尊重了各區域的區位優勢,揚長避短,力求發展特色產業道路,引導該區域的經濟活動向特色產業聚集,形成產業集群優勢,並在後續發展中逐漸轉化為內生比較優勢。在內生比較優勢的作用下,區域的核心競爭力將得到最大程度地提高,這樣就強化了原有的比較效益差異,使其他區域確定出自身的發展方向,加強不同區域間的合作。

三、結束語

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區域環境是其中關鍵性的因素之一,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區域經濟發展環境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指出良好區域環境的重要作用。本文對良好區域環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優勢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分析,同時也探討了區域環境與區域經濟的相互作用機製,從而為區域經濟的發展道路規劃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王琦,柴亮.基於因子分析法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研究——31省市2008年截麵數據的實證分析[N].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0

[2]徐維祥,樓杏丹,餘建形.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資源整合提升區域創新係統競爭能力的對策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1

[3]魏敏,李國平.區域競爭力的區位差異分析——兼論提高西部地區區域競爭力的途徑[N].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13

[4]王珍珍,陳功玉.我國製造業不同子行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協調度實證研究——基於灰色關聯模型[N].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0

[5]牟紹波.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自主創新的內在機理——基於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