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環境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性
經濟論壇
作者:單崇軍
摘要:首先,本文對良好區域環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優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包括提高區域經濟的創新能力、提高區域整體競爭能力以及降低產業組織損耗和社會成本這三個方麵;接下來,又分析了區域環境與區域經濟的相互作用機製,並重點強調了區域環境為區域經濟提供了發展基礎,以及通過比較優勢獲得雙向發展這兩方麵內容,在此基礎上說明了改善區域環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要性,以及不同區域間競爭與合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區域經濟 區域環境 產業集群 高新技術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當前的政策及市場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聯係。合理的經濟政策和適當的市場競爭,能夠有力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其提供源源不竭的發展動力。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來說,其主要影響因素則在於區域發展環境。通過建設集群化的產業環境,營造積極的產業創新氛圍,能夠最大程度地刺激區域經濟的增長。因此,為了打造我國高水平的區域經濟帶,實現區域經濟的騰飛,為全國樹立良好的發展範例,就應當對區域經濟發展環境與當地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為區域環境的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良好區域環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優勢
(一)提高區域經濟的創新能力
從企業地理區位方麵看,如果位於經濟輻射能力強的大中型城市,尤其是高新技術集群地帶,與高等學府、研究機構相臨近,由於處於知識技術對外影響可波及的範圍內,因而能夠獲得產業技術方麵的優勢,為其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基礎。這方麵的典型代表為美國矽穀,由於受到了斯坦福大學的知識技術傳播,因而得以成為高新技術誕生的搖籃。從產業本身的發展形勢來看,良好的區域環境更加利於產業群內部的彼此合作,使其通過合理明確的分工,形成穩定可靠,協調發展的產業鏈,加強產業內部間的業務往來,不僅有利於形成產業內部的相互製衡,同時也能為各個企業帶來一定的潛在壓力,並在壓力下重視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從而加速終端產品的升級換代,實現產業創新。
(二)提高區域整體競爭能力
如果企業所在區域形成了規模化的產業集群,區域發展基礎雄厚,就更容易使區域內的企業達成業務合作方麵的共識,進而以戰略聯盟的形式加強區域產業內部的凝聚力,從而在某些方麵得以一致對外,提升承受風險的能力,解決企業日常管理中的諸多問題。由於整體產業形勢具有一定的不可預知性,企業間若充分利用區域環境的優勢,打造完善的協作關係網絡,就能夠更快地掌握大量的市場信息,當市場形勢發生變化時,就能及時作出反應,並有效阻止風險的擴散。
(三)降低產業組織損耗和社會成本
在具備良好發展要素的區域環境內,企業集中程度高,經濟資源豐富,金融市場穩定繁榮,這些都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降低組織損耗,節約社會成本。首先,由於資源高度集中,生產要素能保持一定的剩餘,因而能夠保證一定程度的供需平衡,可隨時利用相關資源投入生產,有利於解決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其次,由於企業數量規模大,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因而能夠促進經濟要素的優化配置,通過有效整合來獲得更高的收益;最後,良好的區域環境也能進一步細化社會分工,節約區域內企業的經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