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建設項目成本控製問題及對策
投資理財
作者:龐祖清
摘要:本文站在建設單位的角度,首先闡述了目前建設項目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成本控製存在的幾個問題;然後分析了產生問題的主、客觀原因;最後提出了解決辦法,以促進建設項目的良性、健康發展。
關鍵詞:建設項目 工程量清單計價 成本控製 對策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工程造價管理模式之一,我國從2003年開始試行至今已有十多年。對於建設單位來說,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仍處於不斷執行、探索及總結過程。實際工作中,因企業經營規模,組織結構、管理理念及客觀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建設項目存在不少成本控製與管理方麵的問題。本文試從成本管理角度闡述建設單位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建設項目成本控製存在的幾個問題,並探討相應的解決方法,以利於建設單位以最少的投資,實現工程項目最大的效用。
一、清單計價的原則和特點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 》(GB 50500-2013)(以下簡稱《清單計價規範》)5.1.1規定,“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應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招標人應編製招標控製價。”建設工程項目使用清單計價,其計價活動除應堅持客觀、公正、公平原則外,同時應遵循《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及國家的法律、法規及標準規範的規定,具有強製性、適應性、實用性、通用性的特點。
二、建設項目成本控製的幾個問題及原因
(一)設計成果質量欠佳,致使項目成本耗費偏離投資預算
建設項目成本控製在於工程造價控製,關鍵在於項目前期的投資決策和設計階段。隨著最新的《清單計價規範》頒布實施和工程量清單計價辦法的廣泛實行,建設項目在設計工作結束後的工程計價行為和造價控製工作,依據明確、操作方法簡單和執行程序嚴謹縝密,故設計工作結束後的成本控製的幅度和措施相當有限。而設計人員的設計工作因專業素養原因通常缺失成本控製意識與理念,同時各專業每每欠缺必要的設計交圈,其設計成果質量往往不良,導致了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產生設計變更和工程洽商,致使工程施工成本增加。
(二)工程量清單編製普遍粗糙、質量不高
工程量清單是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基礎,其編製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建設項目投資預算、投標報價、施工及竣工結算;而其編製工作非常細致浩繁,沒有應有的專業知識、足夠的專業人員和時間的保證,以及其他有關人員在技術上的配合是無法高質量完成的。實際工作中,不管是招標人還是工程造價谘詢人或招標代理人,對工程量清單的編製重要性沒有達成應有的共識,加上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和責任心欠缺,致使工程量清單的編製水平不高,普遍存在工程量計算偏差、清單項目特征描述不全或錯誤、清單子目列項漏項以及與《清單計價規範 》的計算規則不符等現象,給施工階段成本控製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三)成本管理的水平問題
建設單位對工程成本管理缺乏成本管理控製體係, 設計、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和工程結算階段相互脫節,缺乏對項目成本控製的整體科學設計與規劃, 管理人員缺乏先進的成本管理知識及應有的成本控製理念, 缺乏責權利相結合的激勵機製等都很大程度上影響工程成本的控製;另外,施工單位為了自身的利益,施工過程中往往刻意調增工程造價和有意的增加工程索賠,最終導致工程結算數額大大超過項目預算投資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