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事業單位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1 / 3)

事業單位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

投資理財

作者:陳雪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內部控製作為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備受關注,目前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在內部控製方麵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 內部控製 會計控製

內部控製具有內部監督、提升內部執行力、規範管理等重要作用,針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製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要求強化單位內部控製意識,充分認識到內部控製的重要性,不斷規範會計基礎工作和預算編製,加強會計控製和預算業務控製,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從而推進內部控製工作的有效開展,充分發揮內部控製的效用,保證事業單位有效、穩健地運行,更好地履行經濟和社會職能。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製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製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很多事業單位沒有認識到內部控製的重要意義,對內部控製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內控意識薄弱。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領導不夠重視內部控製,偏重於有關績效的工作內容,對內部控製理解和掌握有限。有些領導認為有了部門預算來約束控製,就可以不必在進行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導致單位內部整體員工內部控製意識薄弱,內部控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足,內部控製工作貫徹的不夠徹底,尤其是在建立相關規章製度方麵,對內部控製的業務操作、製定、彙總等方麵都不完善,有些單位將內部控製工作落到財務與會計工作上,片麵認為內部控製隻是記錄經濟活動的角色,內部控製也就難以發揮監督約束作用。事業單位內部控製意識薄弱還導致內部控製工作人才配備欠缺,內部控製設計多方麵的領域和理論知識,需要專業性和實踐性強的人才來負責,實際工作中人才的欠缺直接阻礙了內部控製工作的進展和完善,不利於內部控製發揮應有的效用。

(二)內部控製人才配備不完善,專業水平低

目前,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內部對會計人員配備要求不高,進入門檻低,加上內部控製建設起步晚,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有限,發展不夠成熟,事業單位負責人對內部控製也不夠重視,相關的繼續教育工作和培訓力度不大,導致內部控製工作人員整體專業素質偏低,有些內部控製工作人員是半路出家,學曆層次低。有些事業單位的內部控製工作人員是由財務會計人員兼任,業務不精,責任不清,一人多兼,在上級的暗示下為了謀求私利,進行錯誤的會計核算,出現違背職業道德,貪汙、挪用公款等行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內部控製工作執行力下降,限製了內部控製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會計基礎工作不規範,會計信息質量不高,未有效建立內部控製工作機製

雖然新頒布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和會計準則在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方麵更加完善,但實際執行中在會計科目設置方麵卻存在偏差。例如一些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在核算時不計提折舊,從而導致固定資產賬麵價值與真實價值不一致,不符合配比原則,不利於掌握固定資產的真實情況。在會計監督方麵,審批程序不嚴格,未建立健全內部控製關健崗位責任製,以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製約及相互監督。會計報表編製時,存在不編製現金流量表、忽視、局限於“科目餘額表”結構形式的現象,不利於對現金流量進行有效監督,貨幣資金使用效率低,也不利於掌握事業單位內部資產結構的真實狀況。在會計賬薄中,忽視備查賬的記錄和管理,隻重視記錄金額、分類賬,加大了會計監督工作難度,易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不利於內部控製工作的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