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鋼貿行業融資成本
投資理財
作者:潘豔琴
摘要:鋼材貿易屬於大宗商品的交易,這就導致鋼貿行業的資金需求量巨大,融資是鋼貿行業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尤為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本文就當前鋼貿行業的現狀以及融資渠道進行簡單分析,並就如何降低鋼貿行業的融資成本進行研究和探討,以期更好的促進我國鋼貿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鋼貿行業 融資成本 困境 渠道 措施
鋼材貿易屬於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鋼貿活動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融資是鋼貿企業獲取資金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隨著近些年來鋼鐵市場飽和以及鋼鐵行業市場競爭環境的惡化,導致鋼貿行業在進行融資活動時遇到了諸多的困難,迎來了“嚴冬季節”。如何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是當前鋼貿行業的重要任務。下麵,文章就鋼貿行業融資的相關情況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一、鋼貿行業的困境
目前,我國鋼貿行業的經營狀況不景氣,麵臨著諸多的困難和壓力,具體表現在:
(一)鋼貿行業的外部環境惡化
近幾年來,受到國家相關經濟政策的影響,我國的鋼材市場呈現低迷狀況,導致與之相連的鋼貿行業的經營效益不佳,使得在申請銀行融資貸款時的困難加大。再加上許多企業負責人紛紛“跑路”以及出現的少數重複質押、虛假抵押等影響企業信譽的問題,更給本就困難的銀行融資活動雪上加霜。
(二)鋼貿企業的自身缺陷
目前,我國的鋼貿行業在鋼材的經營銷售鏈條中處於中介地位,其交易的模式多是由上遊的鋼鐵企業決定,盈利模式單一。且由於大部分鋼貿企業屬於中小民營企業,其內部管理模式簡單粗放,經營模式也多為現貨貿易業務和自營代理貿易業務兩種,一旦發生資金鏈斷裂等風險,就容易對企業經營造成致命的打擊。
(三)銀行授信存在較大困難
在我國的鋼貿行業中,中小型企業占據絕大部分,而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貸款服務時,為了規避風險,會遵循長期以來的慣例對中小型鋼貿企業通過抵押貸款方式放貸。然而由於這些企業的經營規模較小,固定資產價值較低,因而銀行貸給企業的資金也就相對較少,有些甚至是不予貸款,這就嚴重限製了中小型鋼貿企業的發展。再加上國家實行銀根緊縮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後,商業銀行的貸款回收力度增大,無疑更加劇了中小型鋼貿企業的資金困難。
(四)鋼貿行業存在多頭資金擠壓問題
鋼貿企業在進行鋼材的交易時,首先要向上遊的鋼鐵企業訂貨,但需要貨款全額到賬後才會獲得鋼材。鋼材收貨後需要進行庫存,而占用的資金則由鋼貿企業自行承擔。在銷售鋼材時,則是先發貨,用戶驗貨合格後才會付款,並且經常遇到拖欠墊資問題,其間產生的利息也是由鋼貿企業承擔的。這就導致鋼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受到多頭資金的擠壓,需要大量的現金流作支撐,無疑給企業的經營增加了巨大的困難。
(五)鋼貿行業市場秩序缺乏規範化管理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鋼貿行業的成熟度不足,仍然處於粗放式發展時期,其法律法規不完善,市場管理不規範,行業製度不健全,導致行業內企業間的市場競爭存在無序性和混亂性,嚴重的甚至長期處於惡性競爭的循環。大部分鋼貿企業缺乏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流通綜合服務能力,企業的整體實力不強,導致融資成本的提升。
二、鋼貿行業的融資途徑
外部融資是鋼貿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目前,我國的鋼貿行業在進行融資時,其主要的融資途徑有以下幾種,具體表現在:
鋼貿企業獲得銀行對其的直接貸款。這種方式多是銀行在政府經濟政策指導和調控的要求下進行的。
鋼貿企業向銀行申請動產質押監管貸款。這一方式是鋼貿企業融資的常見形式,即鋼貿企業以自有鋼材作為質押物品,向銀行提出貸款融資。
鋼貿企業同鋼鐵企業、銀行進行三方合作融資。這種方式指的是鋼貿企業同銀行進行約定,將企業在鋼鐵企業訂購的鋼材(未到貨)作為質押物,並在交納一定的銀行保證金後,獲得銀行的融資貸款。
鋼貿企業之間的聯合擔保融資。這種方式就是多個鋼貿企業之間進行相互的擔保,從而形成一個相對安全的擔保圈,以便於獲得銀行融資貸款。
民間借貸融資。這種方式的比例較小,且目前國家對民間借貸行為缺乏明確、完善的法律規定和保障手段,其拆借資金通常不受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