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新預算法強化預算管理
投資理財
作者:鄧亞妹
摘要:修訂預算法是現階段我國發揮國家政府職能的重要保證,自十二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社會確定了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向,繼續推進國家法製建設。在此背景下,原預算法難以滿足中國社會發展的需求,新預算法的貫徹與執行,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向前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本文由預算法修訂的緊迫性入手,分析新預算法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再結合相關資料,對如何深入貫徹新預算法進行討論。
關鍵詞:新預算法 預算管理
在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
的決定》,並在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決定》體現了黨十八大的精神,滿足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基本要求,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保證。總體而言,預算法是中國社會法律體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出台標誌著我國法律建設工作達到新的高度,是中國財政製度的裏程碑事件,為全麵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一、預算法修改的必要性及其突破 (一)預算法修改的必要性 原預算法於1995開始實施,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強化國家宏觀調控職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對預算的執行能力、科學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原預算法逐漸在預算編製、預算內容管理、預算執行等方麵出現紕漏;再加之近幾年我國正度在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類等方麵積累一定經驗,為新預算法的推行奠定基礎。同時,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全麵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針,明確財政管理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並提出要在法律層麵建立中國現代財政製度。預算是現代財政管理的重要內容,修訂預算法不僅能夠規範預算行為,更能推進社會經濟發展的製度法,成為法製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預算法在內容上的突破 1、預算體係進一步完善,全透明預算製度基本形成 近幾年,我國已取消預算外資金,將所有財政收入納入預算範疇,並接受人大監督。這種做法符合現代預算管理的相關要求,並為建立全口徑預算提供基本方向。與此同時,公開性、透明性是現階段我國財政製度的重要特征,建設陽光型政府也是我黨工作的重點,在此背景下,財政預算的全透明製度成為其中的關鍵。新預算法充分體現了這一要求,規定:除涉及國家機密的事項外,由政府財務部門所製定的預算報表應該在被批準20日內向社會公開,並說明執行、安排、債務等情況。 2、改進傳統的預算控製方法 原預算法強調收支平衡,並要求預算收入征收部門同時完成上繳任務,這一特點容易引發預算執行的“順周性”問題,征收部門 在經濟增長放緩時,為單方麵完成征收任務而增收“過頭稅”,最終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新預算的出台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要求各級人大在預算審查中,判斷預算安排是否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對下級單位的轉移性支出預算是否規範等。為保證預算能達到預期效果,各級部門在編製預算收入中,會以當地經濟發展為基礎,保證預算與財務政策相銜接。 二、深入貫徹執行新預算法的基本措施 (一)應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製度,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優化範疇 新預算法在執行中,明確了轉移支付要以一般性支付轉移為主體,將推進基本服務作為工作的主要目標,並體現不同地區對經濟發展的要求。在未來的新預算法執行中,會增加對貧困地區、革命老區等地區的轉移支付。因此,應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製度。例如,可規範轉移支付製度,在充分考慮自治區、貧困地區等特殊地區的基礎上,嚴格遵照相關標準,嚴把應急類、救濟類的專項轉移情況;嚴格排查競爭領域專項轉移,堅決取締那些散、亂專項轉移項目,保留下來的項目也要適當的引入市場競爭機製;同時,也要清理現行配套政策,嚴格控製特殊地區的配套資金情況,對於其分擔支出責任事項,由該地區的人大代表進行統一監督。 (二)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化處理 推進預算公開化處理不但是新預算法的基本要求,也是預算改革發展的基本方向。推進預算公開化,可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也有利於引導社會主體的行為與預期,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因此,必須要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化建設。 對工作人員而言,在公開化處理過程中,必須要細化政府所要公開的內容,除必要的保密文件外,政府的各級預算支出都要全部公開,並將其細分到各個科目中,保證支出預算與經濟分類的科目向一致,並向全社會公開本地區“三公”經費的預算、支出、管理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邀請社會多方麵代表共同監督經費的使用情況。同時,各個特殊地區在預算過程中,也要及時公開預算資料,並接受全社會的監督,並在政策的指導下,有效的開展多方麵建設工作。最後,應適當調整就業、教育、衛生等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生活領域資金分配信息的公開度,保證預算經得起群眾的質詢。 (三)強化預算執行 新預算法針對原預算法中的預算執行不強、執行效率低下等問題,提出了年中預算調整、加快轉移支付下達等一係列管理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收緊“口子”。在預算過程中,各級政府會在原有財政基礎的前提下,不斷增加新的財政收支預算措施,並對需要進行預算調整的項目,適當的在預算調整方案體現該內容,但整個流程需要在人大常委會的批準下才能執行;要嚴格控製財政暫付款長期掛賬的情況,下好“單子”,進一步提高預算執行效率。應進一步加快轉移支付的預計數比例,並按照因素分配法,將金額固定的轉移支付提前下達,下達比例要占到總數的90%,並規劃各級部門的預算公開步驟,保證信息公開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本文簡單分析了貫徹新預算法、強化預算管理的相關內容,並根據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提出幾點改進措施。對工作人員而言,在未來工作中,除了要以人為本、尊重公民的知情權外,還要重視方式方法的研究,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進一步優化新預算法執行方式,為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華.深入貫徹落實新預算法紮實推進預算管理製度改革[J].內蒙古日報(漢),2015(02):1-2 [2]郭治琛.依法加強預算管理切實構建現代財政[J].山西財稅,2013(10):8-10 [3]樓繼偉.認真貫徹新預算法依法加強預算管理[J].中國政府采購,2014(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