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對開發區企業製度的創新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開發區企業資產信用不足的問題,則需要進一步推動開發區企業結構改革與結構治理,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使一個自然人轉變為多個自然人,將傳統的公司形式製度進行打破,並實施社會化的產權以及管理製度。此外,在建立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需要加強對開發區企業的監督與管理,積極完善管理製度,將道德風險降到最低,從根本上提高開發區企業的社會公信度。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開發區企業信用擔保體係
所謂的開發區信用擔保體係主要是指在經過相關部門審核批準中所形成的一種責任約定,一般而言,開發區企業之所以產生融資困難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由於部分企業缺乏有效的信用擔保。因此,健全有效的開發區企業信用擔保體係成為了解決融資困難的關鍵。我國開發區企業信用擔保體係需要作為“公共產品”,由政府所主導,其不以盈利為目的,並且該體係資金來源政府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出資部分可以采取法律的形式對金融機構進行擔保,並且必要時候可以開發區企業以會員的形式成為擔保體係的會員,這樣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開發區企業融資困難的現象。
(三)積極開拓開發區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開發區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具備非常濃重的地域特色,並且其從業人員多以當地居民為主,企業經營狀況的優劣從根本上決定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因此,為積極開拓開發區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可以建立區域性質的產權交易以及場外交易市場。一方麵,可以為企業的股份轉讓提供場所,並且能夠讓開發區企業在投資過程中能夠有序的進入與退出,使其在滿足融資需求的同時能夠進一步促進經營資產的優化。另一方麵,開發區企業可以讓當地的居民提供投資渠道,並且從根本上解決“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這對開發區企業的發展會形成有效的監督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積極開拓開發區企業融資渠道中,要加強開發區企業與銀行的聯係,使其形成良好的銀企合作關係,以便能夠讓企業在金融環境中得到有效發展與創新。
三、結束語
開發區企業是現階段市場經濟中最為活躍的組成部分,開發區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創新,並且對穩固我國經濟市場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開發區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自身因素與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進而出現融資困難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隻有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我國開發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筆者在文章簡要分析了開發區企業出現融資困難的原因,並根據自身對企業發展的理解與認識,提出幾點建議,期望為日後開發區企業的發展提供淺薄建議。
參考文獻:
[1]肖蘭華.化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應對措施[J].理論月刊,2003,08:152-154
[2]劉穎.當前我國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分析以及解決出路思考[N].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05:94-96
[3]王宇.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及解決方案[J].財經界,2012,01:100-101
[4]楊婧哲.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現狀、國際比較研究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2,0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