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新形勢下化解開發區企業融資困難的應對措施(1 / 2)

淺談新形勢下化解開發區企業融資困難的應對措施

投資理財

作者:呂子輝

摘要:邁入21世紀以來,企業融資成為了企業發展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開發區企業作為我國經濟增長、勞動力就業、技術進步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現階段我國企業領域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但是,從本質上而言,開發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受到自身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融資困難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開發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阻礙。本文就導致開發區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進行分析,並進一步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為開發區企業的後期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形式 開發區企業 融資困難 應對措施

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中明確指出了要支持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的增長,活躍我國的經濟市場。現如今,我國經濟市場發展迅速,各大企業紛紛成立,其中開發區企業作為眾多企業中的重要環節,在新世紀、新政策、新領導的基礎上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是,從根本上而言,我國開發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終會遇到融資難的問題,該問題從本質上就導致我國開發區企業的發展現狀呈現出不容樂觀的現象。

一、開發區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

(一)金融政策對開發區企業支持力度過小

之所以造成開發區企業融資困難,從政策角度分析主要表現在兩點,一是在近幾年我國對企業實施“抓大放小”的政策,部分開發區企業發展前期比較緩慢,規模比較小,往往會被“遺忘”;二是在近幾年我國銀行加強了金融監管,並且對內部控製以及信貸權限上收,導致部分信貸朝著上市企業所傾斜,加劇了開發區企業融資困難。由此可以得知,開發區企業之所以產生融資困難,金融政策是最為直接的因素。

(二)金融業的整合導致信貸風險管理加強

伴隨著金融體製的變化與深入,我國金融業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原先部分金融機構逐漸重組與並購,導致能夠提供給開發區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數量在減少,企業貸款的成功率得到下降。比如,我國城市信用合作社最初供給開發區小型企業貸款,但是近幾年,因城市信用社紛紛重組,形成了商業銀行,不僅原有信用社的服務對象發生了改變,並且原先的小額信貸需求者也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資金供給渠道。此外,近幾年,銀監會對信貸質量加強了監督,對資產風險管理進行了強化,從而使得銀行對開發區企業自身質量在放貸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開發區企業融資出現了困難。

(三)企業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

在我國部分地區開發區企業中,其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比較低,並且缺乏相應的財務管理素養,往往認為掌握財政大權便是掌握了全部內容,從而導致工作不會按照規章製度執行,重大財務決策僅憑拍腦袋決定,這種模式下財務管理比較混亂。企業缺乏科學的信貸營銷機製,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出現混亂現象。另外,部分開發區企業為偷漏稅款、應付上級部門領導的業績,往往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繼而導致銀行對開發區企業的貸款風險承受能力無法辨別,從而無法對其進行貸款。

二、化解開發區企業融資困難的措施

為從根本上解決開發區企業融資困難的現象,則需要采取多種手段與多種方法,製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才能達到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