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籌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1 / 2)

中小企業籌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投資理財

作者:葛昀

摘要: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體中就業與活力的最主要源泉,在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能否籌集足夠的資金,關係著未來中小企業能否發展壯大,在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很多中小企業在籌融資方麵,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籌融資難度大、融資成本高企、渠道單一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主要是對中小企業籌融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分析,並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投資推動 融資成本 融資渠道 擔保體係

在我國,廣大中小微企業是經濟體重非常活躍的組織,很多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均是由中小微企業發展而來。一些中小微企業的單一產品或服務,質量和水平非常高。在一些細分領域,中小微企業的有著很好的創新活力。但是在籌資融資方麵,限於自身可抵押資產較少,很多銀行不願意貸款給中小微企業。在經濟下行時期,央行希望通過降息,降低中小微企業的籌融資成本,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低息的資金,往往流入規模較大的國企,或者進入資本市場空轉,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籌融資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一、中小企業籌融資存在的基本問題分析

(一)籌融資渠道狹窄,籌資方式單一

由於中小企業在自身的規模、資金實力方麵較小,其財務部門配備的專業金融人才不足,對融企業籌融資渠道的拓展、籌融資方式的創新不足,並且對於資本市場的資本運作不夠精通,在外部籌融資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問題是籌融資渠道狹窄,並且方式單一。不能夠有效的運用豐富的金融手段進行籌融資,對信托、金融租賃、私募股權基金、新三板股權轉讓股份融資等方式涉及層次較淺。

(二)大型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偏低

以銀行為主的大型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度審批上,條件比較嚴苛,層層的審批、較高的評審標準,使得本身一些質地優良的中小企業,由於一些指標達不到大型金融機構設定的貸款標準,因而貸不到款。較低的信貸支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中小企業籌集發展所需資金,也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內部升級改造,有的企業,雖然達到了大型金融機構的貸款標準,但是被批準的貸款額度很低,也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

(三)中小企業的信用製度不夠健全,缺乏完善的信用擔保製度

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對社會信用要求的層次也在逐步提升。就中小企業而言,其信用度的高低,往往影響著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和品牌,企業的信用也是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資或者予以貸款的重要參考評價標準。但是目前的情況是,中小企業在自身的信用建設方麵不夠重視,企業內部的信用製度不夠健全,影響了企業信用水平,並且缺乏比較完善的信用擔保製度,這就使得金融機構在借款給中小企業時,缺乏足夠的安全保障。

(四)中小企業資金實力小,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差

任何一個給中小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都會考慮其還款能力,一般來說,中小企業由於自身的規模、資金實力較小等原因,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其負債率通常較高,要比大型企業高出10個百分點左右,遇到較大的市場波動時,很可能會出現資金周轉不過來的情況,影響還款,從這個角度來看,也給中小企業的籌融資造成很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