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與風險探析(2 / 2)

(二)市場競爭風險

由於以往政府對利率的管製,導致了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在利率上獲得競爭的條件,逐步轉向銀行創新產品的競爭。利率市場化給予銀行自助調整利率的權利,根據自身運營情況和市場需求來製定,在一定程度促使銀行在價格方麵展開競爭,為了競爭客戶和市場,銀行降低的利率必將使投資人和客戶獲得的收益減少,不利於銀行的持久性發展。

(三)金融腐敗風險

同以往的銀行相比,現金的銀行擁有對利率自主定價的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利率定價不合理的情況,領導階級往往會因為客觀因素對利率進行定價,出現“人情利率”等不良現象,潛在的金融腐敗的風險。

四、推動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和風險的防範建議

(一)完善金融機構監管體係

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國家應對金融機構內部自身發展情況進行監督,通過完善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體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利率市場的取巧行為,同時為借貸人員提供了相應的化解危機的保障。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壓力,和利率市場化進程衝擊所產生的風險預判能力。銀行基於上下浮動的利率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積極性得到改善,由此可以看出,銀行在利率中得到收益,貸款給中小企業的積極性相應的增加,降低自身受損風險,從而實現銀行和中小企業互利互惠,雙贏的局麵。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同時大大的提升了金融機構之間的良性競爭,保持市場活力和商業銀行自身的存在價值。

(二)完善金融機構安全體係

金融機構是資本流通的主要途徑,在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會對金融機構體係產生衝擊,所帶來的風險會造成經濟損失,由此看來,建立完善金融機構安全體係是有效規避金融風險的重要手段,以此來保障金融機構的正常運轉,市場資本的正常流通。以往的利率管理體係諸多弊端在新形勢下愈加顯得突出,民間對於信貸的需求較大,銀行在借貸的同時需要承擔相應的風向,諸如信貸企業個人無償還能力。所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充分滿足人民的需求,所以在新時期完善金融機構安全體係有助於保障信貸的穩定性,降低銀行風險的發生以及風險來臨時所造成的損失,從而促進民間資本的流通和銀行收益。

五、結束語

隨著社會發展進程加快,我國金融領域改革的深化,金融機構的發展勢頭正好,而在金融領域中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改革的一個重要途徑,利率的市場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平,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造成金融體係不穩,經濟的損失,所以,金融機構在享受利率市場化所帶來的收益同時,相應的需要麵對伴隨而來的風險。

參考文獻:

[1]熊瑋軒.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與風險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3

[2]王寶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與風險探析[J].時代金融,2014

[3]徐昊.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問題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