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融資如何做好風險防控(1 / 3)

企業融資如何做好風險防控

投資理財

作者:徐良才

摘要: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如何正確開展融資工作,提高融資效果,是關係到企業經營質量的重要因素。基於企業融資的重要性,采取正確的融資方式對企業融資具有重要意義。從當前企業融資行為來看,要想提高融資的整體效果,就要在融資過程中對金融風險有足夠的認識,並做到根據融資實際製定具體的風險防控措施,保證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能夠盡可能的降低風險損失,達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提高企業融資效果的目的。為此,我們應立足企業融資實際,對融資過程中的風險防控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企業融資 風險防控 融資成本

一、前言

鑒於融資對企業經營的重要作用及影響,如何提高企業融資質量成為關係到企業經營效果的重要因素。基於這一認識,企業應立足經營管理實際,製定具體的融資策略,保證融資效果滿足實際需要。但是考慮到企業融資的特殊性,在具體融資過程中容易產生相應風險,如果不進行必要的風險防控,將會對企業的融資過程產生不利影響,嚴重時會對企業的正常經營產生製約。

二、企業融資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過對企業融資過程分析可知,企業融資風險的產生主要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負債規模過大

由於債務資金的利息在企業所得稅前支付,而且,債權人比投資者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小,要求的報酬率較低。

如果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負債規模過大,將會加大企業資金管理難度,嚴重時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產生不利影響。基於這一認識,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控製負債規模,使企業的負債規模在可控的範圍之內。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企業的融資風險將會不斷擴大,最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產生嚴重的製約和影響,不利於企業管理的開展。

(二)資本結構不當

資本結構在客觀上存在最優組合,企業在融資中,要通過不斷優化資本結構使其趨於合理,直至達到企業綜合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

在企業融資過程中,不但要確保融資結構的合理,同時還要保證企業自有資本結構的合理性,使企業融資不改變企業現有的資本結構,減少融資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但是從目前企業現有的資本結構來看,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資本結構不合理問題已經成為了製約企業融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企業融資過程中,隻有對資本結構進行合理布局,才能保證企業融資取得積極效果。

(三)籌資方式選擇不當

不同的籌資方式在不同的時間會有各自的優點與弊端,如果選擇不恰當,就會增加企業的額外費用,減少企業的利益。

在企業融資過程中,融資方式和融資手段較多,但是並不是每一種融資方式都適用於企業需要。基於企業融資的現實需求,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籌資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這一前提下,隻有根據企業特點和經營管理實際,製定具體的籌資方式,才能降低企業融資風險,提高企業融資效果。為此,在企業融資過程中,正確選擇籌資方式,是有效防控融資風險的關鍵。

(四)負債期限結構不當

企業的負債期限一方麵是指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的安排,另一方麵是指取得資金和償還負債的時間安排。

考慮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實際和資金償還能力,企業隻有對負債期限結構有全麵正確的認識,並保證負債期限的合理性,才能有效應對企業融資風險。但是從當前企業負債期限結構的設定來看,多數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對負債期限結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但沒有優化負債期限結構,同時在融資過程中的償還期限設定上比較盲目。這樣以來,企業的融資必然隨之出現。

(五)籌資順序安排不當

在籌資順序上,企業應當將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進行合理的規劃,注意保持間隔期。

對於企業融資而言,在具體的融資過程中存在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等內容。考慮到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的區別,二者不宜在同一時期開展,而是要保證足夠的間隔期。但是從目前企業融資的具體過程來看,某些企業在籌資順序上安排的不合理,導致了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交叉,既不利於融資行為的開展,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經營風險。因此,合理安排籌資順序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