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能的思考路徑(2 / 2)

(三)樹立科學的財務管理觀念,嚐試企業化財務管理模式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製度的企業化是事業單位改革的重要方向。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並不缺乏企業參與公益的事業性活動的例證。同樣,事業單位也可以進行開創企業的嚐試。比如,科學理財、國有資產保值升值等措施都是事業單位可進行的改革嚐試。加之現代企業與事業單位存在廣泛的共性基礎,所以針對兩者的交叉核算也是完全可行的。比如,國家大劇院作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除卻自身經營演出節目收入,還有三分之一的收入由國家財政撥款,因此,公共財政體製改革不斷深化與行政事業單位體製改革也在逐步推進財務管理模式的革新。就如2012年出台的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之中,其中對於會計核算工作也作出了最新規定,引入了“權責發生製”、“固定資產引入折舊”等相關概念,新概念的界定無疑進一步加大了事業單位與企業會計準則的緊密聯係,同時也體現出事業單位與企業會計準則間趨於統一的背景與趨勢。

(四)強化成本管理與資金管理,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係

成本管理是財務管理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仍有部分事業單位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成本研究範圍小、財會思維狹窄;成本管理目標不明確,缺乏直接定性依據;成本管理主體確立不明;成本管理製度不完善,管理方法落後等負麵影響。因此,健全成本管理模式必須著眼於以下幾方麵:一是樹立成本管理戰略觀,將成本研究擴大到事業單位發展全局與外部環境,乃至整體行業價值鏈等。二是構建全方位成本預算管理體係,提升市場把控能力,通過形成成本控製長期規劃、建立成本控製的職能機構、明確成本控製具體工作環節、確定成本控製的考核目標等一係列連貫措施來提升單位對成本戰略的管控能力。三是創新成本管理的意識,從技術創新、工藝創新、日常管理創新、營銷方式創新、存貨管理創新、薪酬製度創新等方麵有效降低單位的日常運營成本。除上述之外,資金管理也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重要環節,在對這一環節的完善同樣需要重視以下幾點:一是要分析自身在資金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並基於此建立符合單位實際、以資金管理為核心的計算機管理係統。針對當前部分事業單位在成本核算、產品營銷等方麵的資金信息流通速度慢、實效性差,相關的財務信息以及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不足等問題,應積極構建完整、高效的資金管理計算機係統,借助統一的計算方法不僅能為單位節省大量會計數據核算、信息分析以及人力管理方麵的精力和成本,且受人為幹預與影響率相對較低,能夠明顯改善會計信息以及財務信息實效性差、不對稱、缺乏監督等現象,有利於實現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經營業務的一體化目標。二是建立企業內部資金收支預算和管理的有效模式。資金收支預算是實現自我財務控製的一種製度,也是提高資金集中化管理程度的有效措施。當前仍有部分事業單位未建立財務預算製度有,即使建立了也少有發揮應有作用,形同虛設。須知道,完善資金收支預算和管理可為財務監督、資金控製、會計審計提供基本依據,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性,通過建立資金收支預算製度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詳細分析,製度匹配的預算編製、資金流向分析、管理考核的基本製度,將單位在生產和管理活動中的資金收支囊括到科學的預算管理體係中來,從而實現資金的集中化管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體係與製度對於事業單位的體製轉變與改革有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結合不同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在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體製進行統籌考慮與科學改革已經成為事業單位發展與進步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海軍.知識經濟背景下工業企業財務管理創新[J].現代商業,2010(18)

[2]蔣珩淺析新企業會計準則在事業單位的運用[J].商場現代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