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的創新策略(1 / 2)

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的創新策略

財會研究

作者:李玲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在發展過程中已經日趨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從而使得單位的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等現象時而發生,某種程度上阻礙了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在本文中主要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職能的簡單概述及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現存問題的研究分析,進而探析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會計 管理創新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主要職能

(一)會計核算與監督職能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已經由資金來源單一化向多元化、多層次的格局轉變,財務會計在此過程中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需要對單位的資產進行全方位的核算並配以全過程的監督,以保證會計管理職能的規範化、製度化及合理化運行。

(二)參與單位的經濟決策和成本控製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要在紅海競爭中順勢而行,財務會計人員就應不僅注重基礎的會計核算工作,更要為單位的前景預測、經濟管理、成本控製提供一手的數據支持,從而使單位領導層可以據此作出科學的判斷。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的不足

(一)財務管理意識不強

理念對於一個企業的經營發展至關重要,其往往起著導向作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理念認識不到位、管理意識不強,其通常表現為領導者與財務人員自身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樣不單單使得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流於形式,也勢必會導致會計行為本身的疏漏、不利於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

(二)財務會計管理製度有待完善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製度與企業的財務製度相比較為滯後。有一些單位會計科目的設置隨意性較大,具有嚴重的“單位色彩”。由於其會計科目設置的不夠嚴謹會讓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出現失真的現象,同時也會給單位帶來隱性風險。

(三)固定資產的粗放管理模式

行政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監管不到位。有時,會計人員為了方便起見,在購進固定資產時,隻是簡單的列示支出,並沒有進行後期定期的清查與盤點。這種管理模式會引起國有資產流失現象的產生。

(四)財務會計在預算上指導意義不強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對於財務預算關注程度不高,經濟活動隨意性較強,使得預算形同虛設。正如遊船沒有方向標一樣,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若沒有科學的預算進行約束,就會導致資產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現浮誇、浪費等現象。

(五)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進入行政事業單位無疑就相當於端上了國家的“鐵飯碗”,因此,很多人都會動用所有能聯係到的關係進入單位,這樣的人往往在工作中不會投入新的精力去力求進取。另外,會計工作是一門技術工作,它需要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因此,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六)會計監督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