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險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2 / 2)

在估計財務風險的時候,首先應當確定與財務風險相關的風險指標,通過百分率表示風險指標,然後對這些指標對風險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通過權數表示,最後通過上述公式對總風險進行計算。對於風險指標,主要利用日常工作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相應的臨界點進行確定,一旦R越過臨界點的時候,那麼就表示需要采取防範措施,盡量將風險損失將至最低,以確保企業的穩定運營。

3、財務風險反饋控製

企業財務風險具備的特征,決定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無法得到全麵的控製,隻能盡量將風險將至最低。對於已經出現的風險,應當將其記錄於風險檔案中,對風險管理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可以合理分配因風險獲取的效益,一部分可以投入再生產,另一部分可以用來提取風險基金;對於已經出現的風險損失,應當進行實現防護安排,例如:備抵風險基金、備抵壞賬等,將風險控製至最低,確保企業財務機製的合理運行。

(二)構建財務信息網絡,客觀分析財務信息

財務信息是財務信息網絡構建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財務部門提供的一係列報表資料是財務信息的主要來源,對於企業財務風險的降低,應當確保財務部門提供的報表資料完整、準確,減少財務信息在質量、數量上與客觀實際之間的誤差,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在構建財務信息網絡的時候,應當采取全麵質量管理方法,主要在於財務信息管理包括:財務預測、財務處置、財務監察、財務分析、財務控製、財務決策以及財務計劃等,因此可以通過全麵質量管理方法對財務管理各個環節的質量進行考核,增強各個環節之間的聯係,以此構建一個全麵的財務信息網絡。

企業財務風險與財務活動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並且伴隨著資金的籌集、回收、運用、分配以及周轉的整個過程,對於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關鍵在於對企業每一項財務活動的影響因素進行剖析,客觀分析財務信息,提升企業的風險預測能力,加強企業對於風險的承受力;同時,企業還應當重視對外彙市場、國際經濟環境、經濟法規以及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進行研究,進一步防範外彙風險、法律風險以及經濟風險。

三、結束語

風險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首先是識別與衡量企業財務風險,其次是分析與評價企業財務風險,最後通過企業財務風險評估結果製定相應的風險控製策略。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合理運用風險管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企業在財務方麵的風險,還能夠提高企業在財務風險方麵的防範能力,以此確保企業財務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使企業財務管理更加有效、有序。

參考文獻:

[1]張玉蘭.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風險管理方法創新[J].現代經濟信息,2010,23:299

[2]臧倩.試析企業財務管理風險與防範[J].天津經濟,2012,01:66-68

[3]衛海萍.淺談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管理[J].會計之友,2012,08:72-74

[4]董濤.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其控製[J].財會通訊,2014,0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