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製優化措施研究(1 / 2)

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製優化措施研究

財會研究

作者:朱棟 李雪

摘要:在現今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部分國有企業以往所采用的財務內部控製製度,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而這一情況不但無法推動企業的發展,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因此,對一些國有企業的財務內部控製措施加以改革與優化,是十分有必要的。鑒於此,文章將對目前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且提出有效的優化措施,強化國有企業的財務內部控製水平。

關鍵詞:國有企業 財務控製 優化措施

在企業內部控製中,財務內部控製是其中十分關鍵的構成部分,且在財務管理體係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因而,加強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製水平,對促進企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製中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層對財務內部控製不夠重視

一些企業的領導對內部控製製度不夠重視,再加上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極易將內部控製理解成諸多製度的集合,且錯誤的認為如果內部製度太過嚴厲,將對企業的發展不利。另外,領導層對財務方麵的知識不了解,無法掌握財務資料中的有關信息,且無法及時從中找出問題,因而,無法有效發揮內部財務控製的作用。

(二)信息與溝通不足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已經逐漸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在企業經營決策的過程中,財務信息是一項極為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信息,該項信息傳遞的快與慢,將對企業的生產與經營帶來一定的影響。就當前國有企業的實際財務信息技術而言,其內部財務管理手段或者是會計核算手段,都較為落後,因而無法及時有效地對財務信息進行處理,進而造成信息的針對性不強;另外,一些企業往往會為了切身利益而故意隱瞞部分信息,亦或者是提供一些虛假不實的信息,而這一情況勢必會對財務信息的質量造成影響。這種情況難以滿足現代化企業管理製度的需求,對企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

(三)財務內部控製監督力度不足

實施財務內部控製,其主要目的在於確保企業內部財務活動的有序展開,提升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然而,企業要想達到財務內部控製的效果,僅僅憑借財務內部控製人員的自律是不行的,還需予以一定的外部監督。當前,雖然我國國有企業的監督體係還比較健全,其中包含了企業內部的審計監督、社會監督以及政府監督等;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一些國有企業的監督效果並不理想,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在外部監督方麵,有監督職能交叉,管理分散的現象,再者,內部監督方麵,並未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進而導致內部審計工作處於停滯狀態。正是因為企業財務內部控製的監督力度不足,所以,製約了財務內部控製作用的有效發揮,且影響了財務內部控製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