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規範會計行為(1 / 2)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規範會計行為

財會研究

作者:衛誌凱

摘要:隨著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也同時隨之提升,但在目前我國企業實際財務工作中,由於財務人員對職業道德的漠視及受到來自領導、利益的影響,導致諸如編製虛假財務報表、串通侵吞資金等違反財經法規行為的發生,為了進一步規範企業財務人員行為,企業必須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設。本文通過對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有助於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若幹對策。

關鍵詞:會計人員 職業道德 對策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概念及意義

所謂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指會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它充分體現了會計工作特點,調節會計人員間及與其他主體之間的關係,並規定了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議對於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避免會計人員發生違法亂紀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補充會計法律。它對在《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中未作規定的例如熱愛會計崗位等內容作出規定,可以督促會計人員提高會計基礎核算水平。二是保證會計目標的實現。企業的會計目標是通過會計核算工作,能夠為報表使用人提供客觀、準確、及時、完整的會計信息。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要求會計人員在日常核算工作中應嚴格遵守準則,從而規範了會計人員執業行為,保證了企業會計目標的實現。

二、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與法律意識淡薄

一是個別會計人員缺乏敬業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不按規範進行會計核算;對新會計準則等財經法規學習不夠,未能及時更新業務知識,無法適應新準則對會計人員業務知識的需要。二是法律意識淡薄,麵對企業領導授意、各種利益誘惑及個人享樂,會計人員便故意編製虛假財務報表,損害了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再者,通過職務上的便利條件,會計人員與其他員工或領導串通侵吞、挪用資金,損害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弱化

一是在國家會計學曆教育中,多數財經院校雖開設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但在教學、考試過程中多數流於形式,將教學重點放在會計核算方麵,忽略了職業道德教育。二是《會計法》規定,會計人員每年應接受一定時間的職業道德教育,但在實際執行中,由於培訓機構、政府部門、會計人員的漠視,使職業道德培訓工作形同虛設,未能發揮其在規範會計人員執業行為方麵的作用。

(三)會計人員執業監管及法律製度缺失

一是目前我國《會計法》對會計人員違法財經法規的處罰力度不夠,導致會計人員存在僥幸心理,無法對違反財經會計人員起到必要的警示作用。二是我國監督會計人員執業行為的部門主要有財政、工商、審計、稅務等部門,由於監督流程、重點不同,各部門間存在重複監督問題。再者,作為社會監督中介的會計師事務所,由於審計收費來源於被監督對象,故其審計力度在客觀性、公正性方麵受到一定的影響。

(四)會計人員執業環境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