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資產重組會計的問題
(一)相關會計環境不健全
資產評估的風險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必然性,因此,要加強對企業的風險管理,注重企業風險意識的管理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發生風險的幾率,並能夠減弱風險出現帶來的影響,但是,也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不能夠完全的消除風險的。在我國,證券市場給企業經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自由空間,但是,有很多的活動的發展都遠遠的超出了會計主體的假設資本運作,讓更多的企業間劃分界限的方麵不能很好的明確,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關方的關係。而這種關聯交易的本身就說明企業間存在著一種較為混亂的環境當中,再加上關聯方交易不夠規範等,是非常有可能導致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數據的財務報表不能理解,從而致使企業的投資失敗,將會對股市的穩定構成嚴重的威脅,影響著市場的平衡和市場健康的發展。
(二)會計製度和準則不完善
在我國債務重組業務中,采取會計核算方式與傳統的債務重組進行比較,現有的債務重組方式有效的防範了會計準則所帶來的缺陷和虛假的會計信息,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企業債務重組會計準則接軌管理等,在這些方麵現有的債務重組有著十足的長進。我國的會計準則的職責一般行使的是管理職權,不適合會計準則的製定機構,能夠導致製定的主體會發生錯位的現象,但是,如果是通過司法機關的司法解釋或者是立法部門的立法將會更加合適,會使得會計準則變得更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一般情況下,在重組交易的過程中,資產的公允價值高估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將直接的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一般企業的債務重組交易過程中,都會對公允價值如何進行確定進行討論。
(三)貨幣性交易資產入賬價值存在的缺陷
在我國第一次頒布的非貨幣性交易的規定準則中,一般較多的運用是公允價值的概念,在實踐中,公允價值也正在遇到一些常見的問題,比如,我國的市場並不是十分的活躍,在很多情況下,企業的資產公允價值是較難取得的。而且,我國很多企業與大股東間的關聯交易是非常普遍的,在對資產進行置換的過程中,常會以數十倍的曆史成本金額當作資產評估的公允價值,從而實現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但是,這種行為的出現,對價格的公允性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國在修訂後的新企業會計製度以及會計準則中強調,非貨幣交易換入資產時,要以換出資產支付的稅費以及賬麵價值的和進行對入賬價值的確定,僅在非貨幣交易時對公允價值進行使用。在我國現行的準則中,便對非貨幣性交易規定了資產入賬價值,這種規定可驗證性較強,並且操作比較簡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約束企業使用置換資產的手段進行操縱利潤的行為。
(四)中介機構製度的不規範和發展滯後
在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時,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這是因為資產重組是非常複雜的一項工程,必須借助較為專業的中介服務機構,比如,會計事務所、投資銀行或者是投資谘詢的相關機構,在我國這些機構中,普遍存在著業務範圍窄、資金規模較小以及管理不規範等問題,還有的一些中介結構由於追求自身利益,進行虛假的重組行為,嚴重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但是從信息的可比性能夠得出,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能夠有效而對反映出負債以及資產的實際情況,企業的會計信息和其他企業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的。但是,在購前或者購後所使用的計量屬性是非常不夠統一的,因此,會嚴重的缺乏會計信息的可比性。與之相反的是,以曆史成本計量屬性在使用前後進行並購時,會使用會計信息的權益法,並且沒有缺乏縱向可比性。
三、針對資產重組會計問題的對策
(一)健全資產重組會計環境
由於我國目前缺乏會計準則的現象較為嚴重,而資產重組特殊的會計問題更加的嚴重,所以,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操作會比較混亂,且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因此,相關部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提前做好調查工作,並且,要盡量快速的提升我國會計的標準,特別是資產的分立、合並以及評估和出售等特定的業務的法規,其規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對於資產重組會計環境的改進,我們可以向國外發達國家進行學習,歐美國家的資產重組是最早提出的,起步較早,且相關的會計事宜和財務的一些方麵的準則也都較為完善。但是,借助外來文化的同時,必須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從而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轉型所需要的會計標準的資產重組會計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