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財務報表審計的若幹問題探討(1 / 2)

關於財務報表審計的若幹問題探討

審計廣角

作者:高靜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財務報表審計工作的複雜性進一步增強,導致財務報表審計難度加大、審計風險發生概率增加。本文對財務報表審計中的現有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報表 審計 問題 對策

財務報表審計的內容主要包括常規性審計和鉤稽關係審計。具體來說,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就是對財務報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對財務報表信息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判斷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和信息是否符合實際財務狀況,並以此為依據,對企業經營活動情況和經營合法性進行判斷。隨著財務報表審計範圍的擴大和審計難度的增加,財務報表審計工作中常常出現未能審出重大錯誤的情況,嚴重製約了財務報表審計的有效性,削弱了財務報表審計的約束與規範作用。

一、財務報表審計中的常見問題

財務報表審計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內部設計獨立性缺失

審計部門是單位的內設機構,在單位領導的指揮和部署下開展審計工作,開展審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本單位經營和發展服務,促進單位實現經營目標。目前,審計機構在單位中的獨立性不強,常常受其他部門利益製約,獨立地位被弱化,甚至許多審計機構被設在財務部門之下,這種情況下審計部門形同虛設,很難對客觀、公正、規範地開展審計工作,進而加大了審計工作風險,弱化了審計工作的效果。

(二)審計程序與審計方法不科學

審計程序的規範性和審計方法的科學性,直接影響著財務報表審計的效率與質量,目前,許多審計機構並未建設完善的審計製度,對相關審計程序與方法也尚未作出嚴格規定,許多審計人員在開展財務報表審計工作時主觀隨意性較強,對財務報表審計工作的細節重視不足,導致審計結果缺乏全麵性和準確性。除此之外,部分單位審計機構對財務報表審計方法的創新藝術不足,目前仍采用以傳統賬目為基礎的審計模式,加之製度建設滯後,風險防範意識不足,審計基礎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財務報表審計失誤的發生幾率。

(三)審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社會公眾對審計的期望要遠遠大於注冊會計師對自身職業的認識,而企業審計能力相對有限,使得審計工作的質量更加難以達到社會公眾的期望值,社會公眾與企業審計工作在審計目標上存在的差距往往會使雙方卷入不愉快的責任訴訟糾紛中,隻能依靠法律訴訟得以調解。而隨著審計工作規範化、信息化發展趨勢日趨明朗,財務報表審計工作要求不斷提高,對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道德修養、業務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新形勢下的財務報表審計人員,既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又要具備計算機審計技能,同時還要具備過硬的審計知識基礎。但就目前情況來看,許多審計人員尚未完全符合以上要求,對財務報表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二、財務報表審計改進對策

要避免財務報表審計中的常見問題,提升財務報表審計質量,應采取以下幾項對策:

(一)遵照審計原則,優化機構設置

遵照審計工作準則及相關法律條文規定,對財務報表的審計範圍進作出明確的劃分,為了保證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一定要嚴格遵守審計程序、相關職業道德規範。這是財務報表審計必須要堅持的基本原則,隻有依法審計,審計的成果才能具備有法律效力,作為一種 行政行為 ,審計有堅持履行法定審計程序的前提下,審計監督才具有合法性和權威性,以免發生審計風險。為了順利、有效滴地按著審計程序進行工作,企業在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時要突出獨立性,尊徐獨立性的原則,包括內容有審計部門的經費的獨立,職權行使的獨立,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審計的客觀性、公平性。隻有獨立行使職權的基礎航下,內部審計機構才能具有權威性,保證審計人的受益有效地開展工作,使內部審計職能得到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