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1 / 2)

淺析“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

稅務籌劃

作者:潘錫利

摘要:2013年8月1日“營改增”工作的全麵展開,必然對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方麵產生較大影響。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麵應如何變革以適應新的稅收製度,是現代服務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營改增” 財務管理 對策

“營改增”是為消除重複征稅,降低企業的整體稅負,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的稅製改革;是繼1994年分稅製後最大最複雜的稅製改革。隨著“營改增”適用範圍的不斷擴大,增值稅取代營業稅將是我國未來稅收體製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與國際稅收的趨同,最終將結束增值稅與營業稅並存局麵,營業稅也因此將成為曆史。現代服務業由繳納營業稅變更為繳納增值稅,財稅製度的改變勢必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如何依據新的財稅製度來調整企業的財務管理製度,以適應“營改增”引起的財務核算、納稅申報、發票領用等的變化,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就“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進行探討。

一、現代服務業的概念以及實施“營改增”的意義

(一)現代服務業概念界定

“營改增”試點範圍內的部分現代服務業,是指圍繞製造業、文化產業、現代物流產業等提供技術性、知識性服務的業務活動。包括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谘詢服務。

(二)現代服務業實施“營改增”的意義

“營改增“是我國稅製改革的一項重大安排,具有多方麵的積極意義。第一,進一步完善我國稅收體製,避免重複征稅,打通增值稅的抵扣鏈條;第二,減輕企業稅負,降低納稅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第三,加快現代服務業的專業化分工,促進第三產業的融合,完善產業結構;第四,推動現代服務業的外貿出口,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進程,推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二、“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對現代服務業發票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變更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企業而言,改革前後在發票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麵基本相同。對變更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企業則需要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在發票管理上與之前普通發票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區別。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發票的領購、開具、使用等方麵稅務部門的管理和稽查都更加嚴格,因此對企業在發票管理方麵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我國《刑法》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與違規使用增值稅發票行為的處罰措施都做了專門的規定。如在增值稅稅製下,因為存在銷項稅與進項稅的區別,需要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稅收款抵扣問題,如果發票使用不正確可能導致企業會計核算的錯誤,甚至要承擔法律責任。

(二)對現代服務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後對現代服務業在會計核算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會計科目設置更加複雜,增加了“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兩個二級明細科目,同時增加“進項稅”、“銷項稅”、“進項稅額轉出”等三級明細科目。二是兼營業務的劃分,企業經營活動涉入營業稅和增值稅的業務,在會計核算上應實行分別核算,這增加了會計核算的難度。三是收入、成本需進行價稅分離,對收入的確認需要按照一定的稅率扣除銷項稅,對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成本則需要扣除相應的進項稅。四是免稅和應稅項目的劃分,企業在對免稅項目與應稅項目的劃分上缺乏經驗,容易出現核算差錯。五是財務人員的應變能力不高,不能很快適應營增改,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會計核算難度增加。

(三)對會計報表的影響

“營改增”後由於稅種的改變導致企業經濟業務在會計核算方麵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企業財務報表的金額。第一,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因為增值稅屬於價外稅,企業新購入固定資產、存貨等,其入賬價格需扣除進項稅額後確認,入賬價值降低,導致企業資產總額與“營改增”前相比有所下降。第二,對利潤表的影響,“營改增”前後,現代服務業商品的價格基本未發生變化,而收入的金額由含稅收入變為不含稅收入,收入確認金額比“營改增”前有所下降;成本確認方麵,新購置固定資產、存貨等價值的降低導致其折舊費用、成本的下降,降低企業的營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