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對現代服務業財務分析的影響
由於現代服務業財務報表的部分數據與“營改增”前相比發生了改變,從而影響到企業財務分析數據。這就要求現代服務業根據現行稅收政策調整財務報表,對“營改增”前的財務分析方法做出適當的調整。例如,在“營改增”前財務報表中主營業務收入核算的內容是含稅收入,而在“營改增”後是扣除增值稅銷項稅額後的不含稅收入,而主營業務成本入賬金額變化不明顯,這將影響企業的毛利率。
(五)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營改增”後,現代服務業由於納稅稅種的改變,使得企業在稅收核算、會計核算以及所得稅清算等方麵的財務處理都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同時,在納稅申報、財務分析及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等操作層麵也有所變化。財務人員應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以適應新的政策,否則將給企業帶來財務核算不合規、稅額計算不準確等風險。
三、“營改增”下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會計核算體係,防範會計核算變化帶來的風險
“營改增”後,現化服務業在核算上雖然隻是稅種的變化,但在會計核算、計稅依據等方麵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為防範新稅製下企業會計核算、稅額計算等帶來的風險,企業應根據自己的經營情況和特點,依據企業會計準則、會計製度及稅法的要求,對會計核算體係和財務製度作適當的調整或進一步完善,從而有效的規避涉稅風險。例如新建增值稅的明細賬,準確記錄進項稅、銷項稅等,確保準確計算應納稅額,規避偷漏稅的風險。
(二)規範企業發票管理,準確使用增值稅發票
現代服務業應依據《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完善企業的發票管理,製定規範的操作流程和製度。在發票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來開具、管理和使用增值稅發票;為防止虛開或濫用增值稅發票,企業應指定專人保管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時實行嚴格的登記製度,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抽查,避免發票舞弊行為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和財務風險。
(三)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在“營改增”的轉型過程中,現代服務業應對“營改增”涉及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更快的掌握新政策、新要求,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進而降低企業涉稅風險,為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利的保障。同時,強化紀律監督,避免企業各項規章製度流於形式,確保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
(四)完善財務報表的披露內容
由於“營改增”後財務報表的數據發生了變化,財務人員應該提高會計核算水平,為報表使用人提供準確、真實、可靠的財務數據。同時,從報表使用者的決策需求出發,完善財務報表的披露內容,強調財務報表附注披露信息的真實性,避免或減少虛假信息的披露,讓報表的使用者能夠清晰的掌握和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五)及時掌握最新政策動態,進行納稅籌劃
企業財務人員應樹立納稅籌劃意識,加強“營改增”政策的學習,及時了解政策的變化和優惠政策,充分利用優惠政策,進行合法的納稅籌劃,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應納稅額,降低企業稅負,並防止出現偷稅和違規避稅的風險。
參考文獻:
[1]餘建華.“營改增”對建築企業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財會研究,2015,(01)
[2]陳雲芳.“營改增”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2)
[3]紀金蓮.“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稅負影響因素分析[J].會計師,2014(1)
[4]劉練芸.“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3,(05)
[5]楊莉萌.淺議中國增值稅改革[J].時代金融,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