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營改增對建築施工企業影響分析及應對措施探討(1 / 2)

關於營改增對建築施工企業影響分析及應對措施探討

稅務籌劃

作者:苗金剛

摘要:本文簡述了營業稅改增值稅對建築企業帶來的影響,通過引入增值稅的抵扣機製促進營改增行業上下遊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循環發展。並基於“營改增”的發展趨勢,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建築施工企業 營改增 增值稅 稅負

“營改增”是稅製改革的重點內容,它會直接影響企業發展的效果,而“營改增”後企業的稅負仍存在不降反增的可能性。同時建築產業的發展也是國民經濟增長的的動力,與社會的關聯十分緊密。因而建築施工企業營改增不僅會造成稅負變化,還將對企業的成本、收入、稅金、資金管理、勞務分配等方麵造成巨大的影響。麵對營改增這把雙刃劍,企業應該如何抉擇,已成為企業發展麵臨的一大課題。

一、營改增對建築施工企業的影響研究

(一)營改增對建築業納稅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重複征稅仍是我國營業稅中存在的一個棘手問題。社會分工變得更加多元化,各個環節的專業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施工企業中普遍存在分包現象,導致營業稅造成的重複納稅狀況屢次發生,這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然而利用增值稅卻可以有效的避免重複征稅這一情況的發生,因為增值稅是對流轉環節增值額進行征收的稅,有利於企業的專業化分工,給建築企業提供更加廣泛的稅收籌劃空間,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對每一個納稅主體均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範錯綜複雜的分包關係,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稅項目進行精細化分工協作,提高效益,最大程度的避免重複納稅。

(二)營改增對建築施工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影響

我國從2009年開始實施《增值稅暫行條例》,允許納稅人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最新購買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同時全麵擴圍後轉讓無形資產也將納入增值稅的範疇。這項政策不僅有利於建築行業及時進行設備的更新,為運營規模的擴大創造條件,同時還有利於減少能源消耗量,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三)有利於規範稅務管理,降低稅務風險

增值稅主要通過開發票的形式形成納稅鏈條,若其中有某一環節缺失繳納稅款,那之後的環節買賣雙方必須繳納更多的稅款,使利益雙方形成了相互製約的關係,無形中規範了納稅流程。同時企業為了降低應繳稅額,需要在決策過程中取得正規的增值稅發票,以此防止納稅人偷稅、漏稅以及錯記稅款現象的發生,為建築企業營造良好的稅務管理環境,降低稅務風險。

(四)“營改增”對建築企業成本的影響

理論上來說,“營改增”後,企業的稅負會下降,但這種理論的測算依據是以施工企業能及時獲得合格的采購發票這一理想的稅收環境為前提的。然而由於我國建材市場比較混亂,很多建築企業的管理仍然比較粗放,導致當前的管理模式無法對進項稅額進行有效的管理。加之建築行業的材料“甲供”現象比較普遍,對於大多數企業購置原材料、機器設備等都沒有實行增值稅進項稅核算,抵扣成本中部分支出無法取得稅務機關正規增值稅發票,這可能導致加重施工企業成本的負擔。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人工成本比例將持續增大,可是人工成本得不到抵扣便會增重了企業稅負,使得建築業在稅務管理上麵臨的挑戰更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