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營改增對建築施工企業影響分析及應對措施探討(2 / 2)

二、營改增下建築企業的應對措施探討

(一)對企業或部門進行精細劃分,減少納稅負擔

在建築企業許多部門之間存在混合銷售的,容易造成高稅率繳納稅費的現象,為了使得稅負得以降低,應當按業務合理地拆分經營並依據兼營的項目分別進行核算,劃分成若幹個子公司,盡可能地優化施工方案,適用稅法的相關規定。但在環節中應降低印花稅以及隨主稅征收稅種等重複繳納的影響。

(二)企業內部規範管理製度,最大程度地抵扣進項稅額

建築企業必須製定相應的管理製度,及時掌握最新的稅收政策動態,與納稅部門建立良好的聯係。在招投標環節可把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作為選擇供應商的主要條件之一,確保供應商能提供正規的增值稅發票。然而應對供應商不能開增值稅抵扣憑證的情況要根據進項稅稅率進項結算折讓,同時加強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防範發票管理舞弊風險。

(三)加強會計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其業務處理能力

營增改作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劑,財務部必須加強財務人員對營改增相關稅收政策的理解,提高財務人員的會計核算能力,防範會計處理變化帶來的風險,使財務人員盡可能多的學習建築業營改增相關政策並知悉增值稅納稅申報的具體要求,加強對營改增政策的認知。在做好會計人員培訓的同時,施工企業也需要培訓采購等業務人員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重視程度,確保增值稅專用發票得到認證和保管。

(四)提前做好稅收籌劃,迎接挑戰

為應對建築業營改增的發展趨勢,施工企業應提早做好準備,強化經營模式、分包、工程實施細節和市場行為等方麵的管理。在進行營改增後,企業要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所在行業的形勢來製定科學合理的稅收政策,必須做到及時、全麵、準確係統的收集和整理資料,建立可操作性、實用性的評價體係。使得自身在營改增政策的大環境下稅負的得以降低,以促進建築施工企業的順利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建築企業必須要通過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管理體製,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健全稅收製度,才能使得企業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也能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因此建築業的“營改增”政策的推行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的通知.財稅2011(110)

[2]許美華.淺議建築業“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商業研究.

[3]潘文軒.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分析[J].商業研究,2013(1)

[4]楊威楊.對建築業實行“營改增”政策的思考[J].建築經濟,2012(12)

[5]任高飛,陳瑤瑤.例解“營改增”對試點企業稅負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