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專利代理企業的人力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 / 2)

淺議專利代理企業的人力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人力資源

作者:許雲

摘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成本管理影響著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以人為本”的專利代理企業的成本管理中,人力成本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以專利代理企業為背景,簡單闡述其人力成本管理的特點,並總結目前企業人力成本管理中的一些問題,同時提出解決對策,希望可以為相關研究提供一些借鑒或參考。

關鍵詞:專利代理 人力成本管理 問題 對策

專利代理是指在申請專利或解決專利糾紛的過程中,由專利申請人委托專利代理人向專利局辦理專利申請等民事法律行為。專利代理企業可以代為撰寫專利申請文件以及辦專利訴訟、谘詢等事務。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專利代理企業的作用日益重要。對於“人合”的專利代理企業來說,要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最重要的是加強成本管理,尤其是人力成本的管理。本文將圍繞以上內容,從企業人力成本管理的特點、人力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的解決對策三方麵對專利代理企業的人力成本管理進行分析,以期為同行業的研究提供一些啟示。

鑒於專利代理人是專利代理企業(下文簡稱“企業”)中的主要從業人員,本文將主要以專利代理人作為對象,進行分析。

一、企業人力成本管理的特點

首先,我國專利代理行業屬於新興朝陽行業。1985年才產生了中國的第一部專利法,與其製造企業等的人力成本管理有很大不同;專利代理企業的管理者多是精於業務型,並不擅長管理;加之是新興的知識密集型企業,無太多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人力成本不僅影響著當前的經濟利益,更影響著企業的長遠利益。

其次,人力成本占企業成本的大部分。專利代理企業的人力成本主要包括:使用成本(包括工資、福利、五險一金、車補等)、招聘成本、培養成本、流失成本、儲備成本、管理成本等,占總成本的80%以上,直接費用和期間費用僅占20%左右。

最後,企業普遍麵臨專利代理人難招、跳槽頻繁、培養成本高、成長周期長、人員管理成本高等問題。

二、企業人力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人力成本管理陷入誤區,缺乏人員的培養長遠規劃

很多專利代理企業管理者存在誤區,認為人力成本管理就是一味降低人力成本,該投入的費用不敢或不願投入。局限於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對人員的培養,缺乏人員梯隊的建設和儲備,使企業的長遠利益受到嚴重損害。

(二)企業以短期激勵為主,對專利代理人約束力弱,缺乏長期激勵機製

專利代理人是自由執業者,在家就可以辦公,不願受太多的約束,跳槽頻繁,對企業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企業缺乏長遠的激勵機製,來引導專利代理人與企業共同發展,共創平台,互利雙贏。

(三)人員的招聘難度大,成本較高

人員的頻繁跳槽,企業的業務發展需求,行業人才緊缺,這些都導致招聘的難度增大,成本升高。截止2012年底,全國具有專利代理人資格的有僅有1.4487萬名,在企業執業的僅7232人左右。初步預計,至少需要5萬名以上在企業執業的專利代理人,足見緊缺程度。

(四)企業的培養成本高,員工成長周期長

經測算,剛入職的新人,至少需經過6個月專利知識的係統學習,方入門;1年左右才略知皮毛;如果要取得專利執業資格,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專利代理人,至少需要3至5年的時間。在成長過程中,還需資深專利代理人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以“傳、幫、帶”的傳統模式幫助其成長。

(五)在職人員的管理成本較高,對管理人員的要求較高

因員工的思想活躍,且知識層次較高,與製造業相比,管理成本要高很多。在製造業,“千人一個管理模式”即可,而專利代理企業,往往需要“一人一個管理模式”。

(六)用工風險較大,風險成本較高

員工的入職、在職、離職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風險,在承接業務時,客戶要求簽訂保密協議,但約束企業的員工,僅憑入職簽訂的保密協議是不夠的;加之勞動法關於員工的加班、薪酬、休假等的諸多規定,都需在其框架下進行設計企業的相關製度,否則企業將麵臨著勞動仲裁的風險。

人員的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約占企業總成本的70%,約占代理收入的60%。好的專利代理人往往是二次發明人,好的研發創造,若想獲得好的專利保護,需要高質量的專利文件,這需專利代理人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且企業往往需員工具備機、電、化相關的知識,同時具有法律功底和英語/其他語種的知識儲備,以應對客戶的各種業務需求。這進一步提高了專利代理人的自身薪酬期望值,從而提高了企業的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