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D體育的曙光(2 / 2)

關於3D的美好前景,卡梅隆給出了5到10年的一個時間表。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間表專指所謂技術的成熟。最樂觀的分析家曾經預言,2011年美國市場會賣出200萬台3D電視機,但實際的銷售成績大打折扣—110萬台,就是這110萬台還不能完全收看到3D節目,消費者之所以甘願掏錢埋單,就是怕日後一旦3D成為潮流,要反複投資,因此先買個擺在家裏,也不耽誤看眼前的高清電視,兩者之間的價格差不過500美元。

一部超級成功的巨製和不斷渲染的未來概念不斷刺激著消費者,但實際上業界並沒有達成共識,甚至有針鋒相對的觀點。小牛隊的老板庫班投資了全美極有影響力的高清頻道HDNet,去年在NAB產業展會論壇上,他就與FOX 體育的老總希爾爭得不亦樂乎。庫班咬定高清才是未來正道,不要迷信3D,雙方拿到的論壇題目很宏大的—《未來電視發展的大事件》。與庫班曾經針鋒相對的希爾,據說近來立場居然有些動搖了,因為他開始擔心過度向3D一個未曾證明的市場投入過大,確實蘊含著不可控的風險。

3D體育元年如果真是在倫敦的話,BBC理論上該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英國人對於3D居然不太熱心,並沒有像NBC和CCTV那樣熱烈擁抱新生事物,反而運用一項據說要到2020年才能被普通家庭使用的更為高端的電視技術記錄奧運影像。這項神秘的技術號稱“超高清”,是現行高清標準的16倍,想想都渾身顫抖,那可真是將真實現場送入千家萬戶了,唯一遺憾就是不立體而已。當然,BBC如此超前,全英國也不過三個特殊的屏幕可以呈現,不知道這個夏天是否能夠置身於未來,看看2020年才能有的清晰影像世界。

有個數據是電視機生產廠商最鍾情的,2012年全球將擁有2200萬台3D電視機,憑此總量,必然催生出澎湃的相關製作。理論如此,可世界之大,發展極不均衡,在很多地方高清電視節目尚不能成為主流,比如我們自己。美國數年前成功地將主流電視頻道的黃金時間徹底轉換為高清標準,其中還有中國物美價廉高清電視的一份功勞。如今,高清在美國已成為標準,以此基礎再上台階,順理成章。而我們的高清還走得一路蹣跚,3D猛然發力,動作難免變形,回過身將高清夯實似乎才是當務之急。當然,這個夏天欣賞一下3D奧運會,我想沒有人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