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作者:張斌
最近新版《大鬧天宮》正在上映,辦公室裏吵吵鬧鬧,聽到同事抱怨3D影像如何不可思議,聽來聽去,原來是重影惱人。隻看過《阿凡達》,唯一的3D電影體驗,隻記得當時自己在3D眼鏡和近視鏡之間翻來倒去,始終沒有找到最舒適的佩戴組合。2010年夏天,得天獨厚,在CCTV的大審看室裏,我們集體收看了中國第一場3D體育直播比賽。信號來自遙遠的南非,一場荷蘭隊的比賽,我從《豪門盛宴》的演播室裏衝出來,閃電般地看了一會兒,端坐在椅子上,斯內德好像就在我右前方幾米處閑庭信步,這種感覺太強烈了,角旗飛舞,甚至球衣上的波浪般起伏都很有質感,隻是不知道為何現場的調子暗了一些,顯得有些陰鬱。
一年多了,3D電影一直沒有打動我,有關眼鏡的小煩惱實在讓人不爽。臨近去年歲末,3D頻道陡然間屹立起來,同事們急火火地在水立方製作了中國廣播電視史上的第一場賽事直播,曆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有了頻道,就停歇不下來了,一副大幹快上的氣勢。家裏沒有專門的機頂盒,因此無法享受3D的尊貴禮遇,說來也真不著急,因為翻來覆去也就那些節目,產能尚且不足。記得當年高清頻道開播之時,看著就新鮮,不幾日就受不了了,因為翻來覆去就是國慶閱兵和機場音樂會。當然,現在高清遍地了。
《阿凡達》的28億美元全球票房讓太多的電影人以及投資客癲狂不止,爛片好多。卡梅隆是個行業大英雄,且高瞻遠矚,《阿凡達》大賣的時候,他就激勵說,未來隻有體育可以將3D帶入千家萬戶,這可著實激勵了一幹體育組織。美國職業體育各大聯盟紛紛以此為潮流,至少演練幾場,讓大家過過癮。英超聯賽也早早地就將3D信號送入球迷酒吧裏,讓球迷猶如身臨其境。最真抓實幹的要數國際足聯,有讚助商SONY助陣,在南非一口氣製作了26場比賽,開曆史先河。美國ESPN借此豎起3D頻道大旗,剛剛結束的CES電子大展上,他們居然設立了3D節目展台,看來他們一定是大有心得。
轉瞬來到2012年,一個標準的體育大年。奧運會,一個風雲際會的超級舞台,3D體育電視該有它地道的元年了。負責倫敦奧運會信號製作的OBS不甘心落後於世界比賽的製作機構HBS,借助讚助商的巨大推手,為全球帶來一次規模空前的3D傳播浪潮。OBS宣布,至少在12個奧運大項上製作標準的3D信號,每日不少於10小時。關鍵的開閉幕式轉播自然不會少了3D這一絕好概念,現場將架設14個3D機位。這可是重大利好,咱們中國自己3D頻道的第一縷曙光眼看著就要從倫敦投射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