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為什麼購買企業競爭對手的產品(1 / 1)

博客

作者:

Why I Bought a No-Name Computer From a Components Firm

博客主人/David Aaker

http://blogs.hbr.org

電腦維修師傅告訴我,我妻子的台式電腦由於病毒侵襲已經無法運行。事實上,它已經過時多年,很有必要換一台新電腦。因此,我立刻考慮買什麼牌子的電腦,是戴爾還是惠普呢?我之前用的許多電腦都是戴爾品牌,而現在我還有一台惠普打印機,我一直很喜歡“惠普之道”(HP Way)。但是,考慮了幾分鍾之後,我決定買華碩電腦,即使我之前對它沒什麼印象。

產品推薦(The Recmmendation)。電腦維修師傅說他剛為一位客戶安裝了一台華碩電腦,性價比很高,那台電腦是在一家電子商店買的,有完整的售後服務,包括技術支持、電腦維修。

品牌故事(The Story)。電腦維修師傅告訴我,一直以來,華碩都是許多計算機領先品牌的主板供應商。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對我而言,計算機的性能和可靠性比它的價格更重要。

品牌證實(The Confirmation)。之前我對華碩電腦沒有什麼印象。因此,為了打消疑慮,我給女婿打了電話—他是我們家的電腦專家。女婿證實,華碩的主板值得選擇,基於主板是電腦的心髒,因此選擇華碩電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購買了華碩電腦之後,我才對華碩有了更多的了解。穀歌搜索顯示,華碩是一家台灣企業,1989年成立,如今在全球主板市場擁有40%的份額,是戴爾和惠普的主板供應商。據市場調研公司Interbrand的調查結果,2011年華碩是台灣第三大最具價值品牌,總價值為16億美元。華碩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在市場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根據此次購買電腦的過程,可以總結出消費決策的關鍵點。

第一,要有一個有力的影響者,這一點至關重要。這讓人想起,蘋果公司早期,喬布斯的營銷導師裏吉斯·麥肯納(Regis McKenna)提出,要依靠公關影響力指引蘋果公司進行決策,由此加快了蘋果公司的發展速度。

第二,品牌故事必須強有力,傳遞品牌的關鍵信息。

第三,恰當的分銷策略,要讓產品在合適的時候出現在合適的地點。如果不是因為商店過道或當地的商店有華碩電腦的宣傳資料,那位電腦維修師傅可能不會知道華碩電腦。

第四,消費者沒有固定的購買思維邏輯。我在整個購買過程中,從品牌意識、品牌理解、品牌偏好,之後直接跳到產品購買。這讓我不禁懷疑,許多營銷方案是否真的有邏輯性,同時懷疑消費者決策數據分析工作的意義。

為什麼沒有太多的元器件企業能夠創建自己的品牌,比如像華碩一樣,充分利用自己的產品開發能力,進而提升品牌聲譽?一家元器件企業有幾大好處。首先,它在自己的元器件領域能夠擁有創新性的領先優勢。三星之所以能夠成為手機領域的領先企業,是因為它擁有半導體元器件優勢。其次,一家元器件企業能夠掌控元器件的質量和數量,這是品牌體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元器件企業擁有建立消費者信任的品牌故事,畢竟元器件有可視性優勢。

當然也會有一些問題。一家元器件企業可能與客戶形成競爭關係,讓元器件企業尷尬。此外,如果想持續鞏固自己在市場上領先元器件企業的位置,你必須擁有不可或缺的創新機器,讓自己有“人們必須擁有”的產品。同時,你必須保證元器件質量和數量的穩定性。最後,你必須形成各種技能,積累資產,尤其是積累品牌資產,這樣才能與下遊企業競爭。

因此,元器件企業將工作重點放在核心產品上,是最明智的做法。然而,華碩電腦的例子表明,元器件企業在生產元器件核心業務之外,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