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領袖
作者:彌爾頓.科特勒
中國經濟現在麵臨的一個最大挑戰是,如何讓國內經濟的增長速度能夠及時對衝出口利潤。現在看,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一直都是來自於中小型企業。中國中小型私營企業懂得如何開展業務,如何讓人們購買自己的產品,把產品賣給消費者,以及如何讓企業實現增長。而大型企業通常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因此,它們不能解決與中國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有關的問題。
因此,對於中國而言,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調動這些中小型企業的商業積極性,如何對中小企業地位的重要性表示足夠的重視和認可。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正是這些企業驅動了中國國內經濟的增長。
而另一個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則是用於消費的資金。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國內經濟不能僅僅依靠收入性消費帶來增長力。由於收入的增長速度不夠快,不能夠創造一種及時性的消費力,從而不能及時地和出口利潤進行對衝。因此,要實現及時性的消費必須有消費信貸予以輔助。
這種消費信貸工具必須受到政府調控,但是政府首先必須引導人們對它產生恰當的認識。換句話說,政府必須告訴人們,消費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就像鄧小平之前的說法,富裕起來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現在應該讓人們有這樣的意識:消費是一件風光的事情。
不要僅僅依靠收入去消費,還要使用信用卡,從而創造消費者的債務驅動力消費。當然,其中還必須依靠政府調控,這樣才不會產生過猶不及的效果。但不管怎麼說,政府必須對它施加推動力。
因此,以上所說的正是中國國內經濟麵臨的兩大挑戰,尤其對於中小型企業而言。要記住抓住兩點:其一,消費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其二,要創造更多的消費者信貸交易。這是及時驅動中國國內經濟增長力的唯一途徑。
由於現在中國國內經濟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7%,而這一數據最終將達到50%。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唯一的途徑是讓人們有更多的收入。必須有更多的商品買賣,必須有更多的消費者信貸,這樣才能幫助中國國內經濟總值最終占據50%的國內生產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