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領袖
作者:藍偉光
我是一個技術人員,長年在技術研究領域工作。對於技術領域的東西不陌生,但作為一個集團的管理者,如何將技術與營銷結合起來,推出成功的商業模式,確實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近些年,我在專注技術研究的同時,在營銷管理方麵做了不少探索。根據我的親身經曆,我認為互聯網對新技術、新理念的傳播和推廣,將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
三達集團是一家為企業提供後台支持的技術性公司,我們的客戶很廣泛,各種類型的都有,包括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麵。
比如,大家平常喝的王老吉,服用的維生素C原料,穿的有顏色的衣服的染料,都是運用三達膜技術做出來的。
在過去的15年裏,我主要研究基於膜技術的製藥生產新工藝。但近來不斷反思,認識到人生病後用藥猶如環保的末端治理,先汙染,後治理,弊病很大。既然環保行業都強調清潔生產,人的健康更要防病於未然。溯本追源,人生病與水汙染關係極其密切,因此三達決心從製藥轉向淨水。
“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每個人都開始注重食品衛生,其實,水安全也很重要。很多人買一個淨水機回去,2個月後發現濾心變成了黃色,這是通過濾心過濾到的肉眼看得見的水中雜質。其實,水中還有很多肉眼看不到、濾心過濾不到的東西。比如,重金屬、農藥、抗生素等。人類的各種生產活動,嚴重汙染了我們的水源。工業廢水,不僅僅髒,而且有毒,長期飲用會致命。
2007年7月1日,國家標準委和衛生部聯合發布《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公布飲用水的檢測指標從35項增加到106項,可是4年多過去了,哪個自來水廠敢表態自己的水是達標的?
中國的飲用水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99%的水都是不合格的,今天的水體和20年前完全不一樣了,水體中增加了很多有害的成分。
因為這個問題,我們10年前開始研發一項技術,就是納濾,解決超濾機無法濾除的化學汙染物和反滲透純水機無法保留礦物質等影響健康的問題。
真正的健康水應該不含任何外源汙染物,保留天然水中人體需要的礦物質,而且水質C.PH不發生任何變化。
新加坡的水淨化聞名世界,技冠全球,值得借鑒。新加坡不允許取地下水,水的來源有四處:一是與馬來西亞簽訂兩份供水協議,一份2010年9月1日到期,新加坡高調宣布不再續簽,因為依賴膜技術有了新水源,不再受馬來西亞製約;二是水庫收集的雨水;三是汙水回用製備的新生水;四是海水淡化。而後三項均與膜技術應用有關。
膜本身是模仿細胞膜的功能,人工製備的具有選擇性過濾分離特征的新興材料,多數都是經FDA批準,可用於食品、飲料和製藥工業的,膜分離則是一個純粹的物理過程。
工業領域多年的技術、服務積累,為三達集團贏得許多世界500強的客戶。這些500強客戶本身,對三達集團就是一種品牌傳播。
而工業領域的營銷跟做大眾市場的營銷區別非常大,我們在工業領域成功的營銷經驗,放到民用領域並不合用。中國的民用健康水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營銷戰略,將三達集團先進的技術和健康水理念傳播出去。
互聯網高速發展,聚集了龐大的潛在消費人群,通過垂直化平台建設,可以幫助企業精準地找到受眾人群,挖掘市場。
微博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我在3個月裏有了不少粉絲,在微博上,很多人問我水、空氣的問題,我也經常發表一些觀點,比如PA2.5、健康水等。我現在很喜歡上微博,看粉絲有沒有增加,消費者對水健康的問題等。
我覺得,互聯網為新技術帶來了更大的市場和精準的受眾人群。口碑傳播讓更多的人認知新技術帶來的生活改變,企業可以通過互動及時、有效地監測市場反應,並做出調整。
在互聯網的高度透明性下,沒有核心技術與生產實力的產品將暴露在陽光之下,而重視品牌和服務、擁有技術與實力的企業將浮出水麵。對消費者有真正價值的產品將被快速地傳播出去。
我們通過微博上良好的“互動”,最直接並有效地將健康水的理念傳達給消費者。通過對消費人群定位與分析,找出最適合的傳達方式,最直觀地將納濾技術價值的核心差異化告知消費人群,然後讓消費者自己選擇。
我的微博簡介是創立三達膜、研究水政策、喚醒水意識、開發水技術、解決水問題、造福為人民。我希望通過微博平台,將新的技術、觀念傳播給目標消費者,以此傳達三達的品牌價值。
三達集團希望向中國13億消費者展示自己產品的技術實力,向關注水問題的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