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木有故事的公司(1 / 1)

尚生活

作者:葉文東

某次采訪,一位老板對我說,葉先生一直都沒有笑一下。然後我就冷笑了一下。其實,除了那些枯燥的口號,我都不知道你和你們公司在營銷或品牌方麵做出了神馬值得我敬佩而高興一笑的事。何況,哥又不是蒙娜麗莎,隨便微笑不成?

采訪回來,我一點兒都木有寫稿的欲望。因為那次采訪非常無聊,我提出的關鍵問題以及想探究的細節總是被搪塞,說什麼我可以到他們公司網站看看,還建議我看他們的PPT。我努力左衝右突,不得其解。本來,那個簡陋的網站對我的采訪沒任何價值,我就以為他們的PPT有什麼亮點,結果我徹底變成了一隻泄了氣的皮球。

還有一位做化妝品連鎖的老板,號稱要超越屈臣氏,圖謀“十年萬店”,但當我問他怎麼實現時,他支支吾吾不肯透露。尷尬,讓我主動中斷采訪。出門後,我隨手把那張剛交換的名片扔進了垃圾桶。

像我這樣斯文安靜的淡定哥,對那種閃爍其詞的采訪對象,真是hold不住啊。他們宣講各種口號各種道理各種文化,但關鍵的細節例子故事卻諱莫如深秘不示人。有個老板說他的夢想是當老師,而且在公司內部經常講課,真不知他的員工是如何在那些口號的轟炸下活下來的。

有個善於挖故事的記者把這種空談的老板領導的公司統稱為沒有故事的公司。另一位時尚領域的記者發現的一條規律是,越是大牌的明星越容易相處,越是那種很難百度到的人,越是裝神弄鬼、鬼鬼祟祟。我認為,其實商業界也是一樣。

在商言商。人們迷戀那些名牌,就是由於名牌的光芒之下有動人的故事。故事成就品牌價值,傳播品牌價值。Zippo講產品的故事,Jeep講自由與夢想的故事,LV講企業成長的故事,《哈利·伯特》講魔法的故事……品牌不是喊口號吹泡泡,品牌木有故事便木有意義。就算是隱形冠軍公司,也一樣有自己的品牌故事。

尤其在如今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故事更顯珍貴。而且,事實勝於雄辯。相比那些空洞的口號,翔實的產品設計細節和一絲不苟的服務流程,以及生動精彩的品牌故事,更容易讓消費者信服和熱愛。就好比記者寫稿子。日先陳列展示用品(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袁善銘說,他最討厭的文章開頭是“隨著……”或“目前……”之類。文辭枯燥、木有情節的文章是給讀者催眠啊。木有故事的公司,當然會被消費者“忽略不計”。

近期,有幾位采訪對象讓我很享受。酷派手機設計總監陳銘鏞不停地說“比如說……”,上海十月媽咪董事長趙浦主動告訴我“我們當時的做法是……”,禮來製藥新興市場及全球信息技術創新副總裁陳春發每回答一個問題就說“我給你一個例子吧”。感謝他們認真對待媒體記者采訪,他們奉獻的營銷經驗,對營銷界同仁來說是彌足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