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模式”問題(1 / 1)

尚生活

作者:

2011年12月27日,一年一度的藍獅子“中國商業好書評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將曆時三個月的“讀書慶典”活動推向高潮。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年度商業圖書評選活動,藍獅子邀請商界、傳媒界、出版界精英相聚一起,為讀者推介一年來的優秀商業圖書;更重要的是,順應數字時代的到來,本屆活動以“新閱讀、新體驗”為主題,對新技術將給傳統的閱讀和出版模式帶來的顛覆性變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模式”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藍獅子“讀書慶典”活動已舉辦了七屆,其權威性和影響力不斷增強,也要歸功於其不斷改進、跟得上時代和潮流的組織和評選模式。小到一場活動、一家公司是這樣,大到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更是如此。比如,在曆經30年舉世矚目的增長之後,中國經濟已然成為世界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許多人在追問,究竟有沒有一個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中國模式”?中國學術界有一種主流觀點認為,中國高度集中的政治體製、高速增長的經濟增長率以及獨特的儒家文化傳統,共同構成了“中國模式”的重要特征。然而,本屆評選獲獎圖書,著名經濟學者黃亞生教授的《中國模式到底有多獨特》一書卻持有相反的觀點。在作者看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並不獨特,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經濟增長並沒有脫離一般的經濟發展規律,其成功經驗和發展困境都可以在其他國家的經曆中找到印證。而未來經濟的持續發展,還是要依靠“市場”、“法治”等要素。

與總結成功的國家發展模式相似,總結成功的企業發展模式,一直是財經作家和各大商學院不遺餘力的工作。2011年此類著作最優秀的代表是2011年上半年出版的《海底撈你學不會》和下半年出版的《史蒂夫·喬布斯傳》,它們分別榮膺“藍獅子2011最佳營銷商業圖書獎”和“藍獅子2011十大最佳商業圖書獎”。不過同樣地,兩本書並沒有把喬布斯的蘋果公司和張勇的海底撈的具體經驗模式奉為圭臬,恰恰相反,他們走的都是打破常規的道路,兩書作者推崇的也是他們的創新精神。

顛覆性的全新商業模式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標誌。但即便是改變各個行業競爭格局的時候,人們對它也還是沒有充分地理解。《商業模式新生代》為你提供了強大的、經得起考驗的工具,來理解、設計、再造和實施商業模式。本書頻頻出現在各國的暢銷榜上,一本討論商業模型的書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如同全球首屈一指的營銷界權威菲利普·科特勒的新作《營銷革命 3.0 》一樣,它們向讀者提供的不是一種拿來即用的工具,而是一種創新思維的方法。當今的顧客在進行消費選擇時,注重的是那些能夠滿足其創意性、特殊性需求的產品和公司。一成不變地固守種種“模式”,結局不免是被替換和淘汰。

“模式”一詞,可以褒義地解釋為模範、程式,可以中性地解釋為模型、樣式,而將之理解為“祖宗之法”,不可改變,便是典型的貶義了。所以,總想通過一些案例總結出一種“模式”的衝動,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惰性思維,天然就有一種保守、穩定的傾向暗含其中,因而是變革和創新的大敵。我們應該記住,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對於各類“模式”,生搬硬套,墨守成規,是沒有出路的;將之作為參考、借鑒,擁抱變化,開拓創新,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