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階段,聯想在管理上有了突破性進展,通過了《聯想集團管理大綱》,從此公司走上了正規的依靠戰略製定發展企業的道路。在技術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聯想集團提出了“打破應用瓶頸,促進信息產業發展”的口號。
1998年,聯想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共建聯想中央研究院,加大前瞻性基礎研究力度,並通過進軍軟件產業提高技術附加值;1999年,聯想提出了全麵進軍Internet,提出了“三合一”的IT廠商的新戰略,推出“天禧”因特網功能計算機和全線網絡產品,為新世紀聯想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科技基礎……從以上事實不難看出,聯想的成長是創新的過程,且就內容看,大多數是針對中國國情的改良型的創新。
具體說來,聯想的技術創新,因為能夠發現技術的市場潛力及進行針對性的改進,能夠真正理解中國用戶需求,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聯想的管理創新,旨在提高資源組合效率,更多地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機製,正中傳統做法、體製、觀念和缺陷之要害;聯想的製度創新,集中在建立基本體製構架,如市場製度和企業製度,從體製上為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供了保證。聯想的實踐還表明,國內企業管理創新的實現過程同時是健全現代公司經營體係和實現管理正規化的過程,是專業管理人員成長的過程。
在國內,管理正規化工作是創新型的工作,因為國內大多數企業到今天往往還不了解與市場機製相協調的正規化為何物;在國內,仍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員;同樣的創新,在國內往往要付出更高的製度和人力資源調整成本。有鑒於此,在國內,創新的同時要逐步正規化,以創造有利於專業管理人員成長的環境條件,即創新和建立與現代企業相適應的管理體係的工作必須同步,和建立與企業家相適應的管理體係的工作必須同步。與國外企業家相比,國內企業家的創新活動具有特殊性,因為沒有現成的管理人才和可以購買的管理體係來支持他們實現“新組合”。
把創新當成企業的生命
企業的創新就是企業的生命。在商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每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都必須麵對成千上萬的競爭者,要生存就要創新,要發展更要創新。鬆下幸之助所管理的鬆下企業就是在數十年不斷創新的過程中才爭取到一席立足之地的。
為了促進企業不斷創新,鬆下幸之助長期以來將精力放在判斷決策和戰略部署上,摸索出了一整套創新經驗。
一、市場創新的產品方式
鬆下認為,以新異的、獨具一格的產品來開拓市場,是企業管理者進行市場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以產品方式進行市場創新,首先要預測市場“趨勢”,有目的地研製出新的產品。其次,市場的開拓還依賴於企業家的營銷。最後,更為關鍵的是要了解顧客的“真正需要”,能滿足顧客真正需要的產品才會有市場,才能開拓出一個新市場。
二、市場創新的價格方式
鬆下指出,商品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商品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歸結起來講,價格的作用有如下一些:
(1)擴大市場。
(2)樹立競爭優勢。
(3)改善管理。
企業要在低價格的情況下仍能獲利,就必須大力節省內部開支以降低成本。鬆下所談及的市場創新的價格方式,就是企業管理者如何運用價格這一營銷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來靈活地應對競爭和開拓市場。
1.以高價格創新
鬆下認為,企業管理者不妨借鑒世界知名企業家以高價格實現市場創新,在這一方麵他也積累了很多經驗。
(1)稀缺性商品是可以定高價的商品。物以稀為貴,稀缺商品其價必高。
(2)質優性商品是可以定高價的商品。常言道,質優則價高。在同類產品中,高價總意味著高質量、高檔次。當企業要顯示自己的產品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質量、性能和服務更超群時,可以定高價。高價能滿足人們追求精品和檔次的心理。有的商品並不是價格越低越暢銷,而是價格越高越暢銷。
(3)貴族性商品是可以定高價的商品。一般老百姓都羨慕上流社會和富有階層的人,總希望自己能達到他們那樣的地位,因而上流社會和富有階層的人便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上流社會中流行什麼樣的商品,必然也會被普通百姓爭相購買,產生“名人效應”。
(4)初生性商品是可以定高價的商品。當市場上有較大需求潛力、而競爭對手尚未形成時,企業推出的新產品可以定高價,以先聲奪人,樹立品牌威望和地位,同時也可較快收回開發產品的投資。
通過高價進行市場創新必須注意解決這樣的問題:
第一,高價格低滲透問題,也就是商品價格高但市場占有率低。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應用產品促銷策略。
第二,高價格高仿效問題。由於高價往往有高利,所以高價商品容易招致眾多的仿效者。如何對付仿效者呢?可采用如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