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投資理財的策略(2)(1 / 3)

自4月29日發布了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啟動之後,首批三家試點公司方案已經通過,第二批42家公司的方案也在陸續公布,盡管形式各有不同,但其核心都承認了非流通股,在流通的過程中需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這也意味著目前流通股含權得到了確認,由以前的一種預期變為實實在在的權利,可以說,這是本次股權試點改革最重要、也最有意義的地方。

那麼現在市場機會又會出現在哪裏呢?由於原有的以價值投資為核心的理念受到衝擊,因此,短、中期內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仍是市場的焦點。相比而言,普通投資者盡管沒有信息優勢,但一些有望從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中受益的品種無疑是值得關注的對象:比如,雅戈爾、基金金鑫和G金牛等。

風險提示:

1.不要以為今日的股市還會重複昨日的瘋狂,所以無論何時,進入股市首先要學會冷靜。

2.明確認識投資周期,不要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認輸和止損永遠是必要的。

3.進入股市不一定要親曆親為,比如在合適的時機選擇購買股票型基金也是一個穩妥的做法。

最保守的做法:國債總可以小賺一筆

投資理財產品:國家債券

盈利值:★★★★★風險值:★★☆☆☆

一說到投資理財,身為經濟學教授的於斌老師立即推薦投資國債。首先,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形勢這麼好,上升勢頭又穩又持久,照此情形,將來應該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其次,買國債風險係數最低(哪怕目前不是,將來也會朝這個方向發展)。第三,國家鼓勵公民購買國債,這麼做是對國家政策的支持。往往與國有利的事情,也是與己有利的。

對於手頭上錢不是很多,但是,又想搞點小投資的老百姓來說,國債是獲益最多、風險最小的。謝老師自己就購買國債,他的同事在他的鼓動下,也都購買了國債,收益挺不錯的。不過,據說有很多老頭老太們早就“洞察”了國債的優勢,大清早就排著隊等待購買。說到這兒,謝老師指著電腦屏幕上的國債的線形圖,果然都是呈現上升趨勢的。盡管可能在某一兩天中,線條會有下降,但是總體的趨勢都是上升的,因此大可放心購買。

舉例來說,他曾經在80塊附近買進了某種國債,一年中,就漲到了96塊;還有一次,他84塊買進的國債最高漲到了102塊,一年的收益達到17%。而如果把錢存進銀行的話,利潤隻有2.25%,扣除利息稅之後,隻有1.8%。

所以,他對國債的偏愛是不言而喻了。

風險提示:

1、就風險係數而言,國債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風險,遠遠要優於銀行儲蓄。

2、買國債也要選時機。現在理財投資方麵的知識更新很快,想通過買國債小賺一筆的人,也要多關注國家和世界經濟才行。

三、應對物價上漲的策略

理財師預測說通貨膨脹近年內不會到來。同時,理財師也勸慰說短期的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的複蘇。但是,普通國民內心的忐忑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人們心中的疑問是:現在該怎麼辦?

現金如何投資理財。

通貨膨脹是財富的天敵,通貨膨脹對現金或存款形式的財富威脅危害最大,對付通貨膨脹的最好方法是趕在通脹前及時投資。一般來說,預防通貨膨脹的對策是現金變為實物投資,如買房地產、買黃金等貴重金屬、買外幣。

通貨膨脹簡而言之就是貨幣貶值,當發生嚴重和惡性通貨膨脹時將導致通貨膨脹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那麼銀行的利率將是負利率。

理財師認為,從理財的角度講,為了規避未來可能出現的通脹風險,人們應該選擇能在一定程度上回避通脹風險的投資品種,如股票、房地產、藝術品、珠寶、黃金等。在通脹周期裏儲蓄的購買力將下降,債券和銀行存款尤其脆弱,這對擁有大量債券和銀行存款的國民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在一個標準的投資組合中應該包括股票、房地產、藝術品、珠寶、黃金等,隻是在預期通貨膨脹周期來臨之前適度調整投資組合(比如適當增加珍貴金屬和房地產的投資比重),讓家庭資產能更有效地回避通貨膨脹的風險。

投資貴重金屬

黃金是長期投資中抵禦風險的較佳投資品,投資黃金的風險低,其投資回報率也相對較低。畢竟,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風險小,收益當然也小。

黃金一般被看作是珍貴金屬投資的首選(當然還有另一種變通方式就是購買金礦公司的股票)。眼下國人對黃金金融的興趣和激情空前高漲。從國際經驗來看,長期投資中黃金價格無論升幅還是波動幅度都是很可觀的,黃金兼備保值和投資品的功能。就過去的曆史而言,黃金價格的長期緩慢向上走勢決定了其具有保值功能,它可以確保人們的已有收入不被長期投資中一直存在的通貨膨脹所吞噬。

黃金投資在個人投資組合中所占比例不宜太高,且應在黃金價格相對平穩或走低時“吃進”為好。

投資房地產

從長期來看,房地產的平均價格是一直在上漲,在最近幾年,比通貨膨脹率增長得要快得多。不管將來你的房子的價格如何變化,你的家仍舊會為你提供一個對付通貨膨脹的真正的對策。得到房子後,你就可以住在裏麵,這樣就省下了一大筆租金,這樣即使房租上漲也不會影響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