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攻防型理財技巧(4)(1 / 3)

藝術品在近年來價格迅速飆升,其中原因是什麼呢?俗話說“盛世書畫,亂世黃金”,藝術品價格火爆的原因,是近幾十年世界的和平局勢和蓬勃發展的各國經濟決定的。人們在豐衣足食之餘,追求和嗜好的品位也越來越高。

3.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藝術品投資的廣告效應

對企業而言,投資藝術品市場,可以使消耗型廣告費變為營利型廣告費,有助於企業在市場上樹立良好的形象。

企業投資藝術品的最主要動力是藝術品高額的投資回報率。企業投資藝術品不僅可以獲得較高的買賣價格差異,還可以使企業形象得到優化。

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基金來源於社會捐贈、投資實業等。後來,該會接受倫敦索思比拍賣行的勸告,從70年代中期開始進軍藝術品市場,通過拍賣行吃進大量的文物藝術品,並於1987年起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待價而估。

70年代中後期,世界藝術品市場空前繁榮,這家基金會也在連續幾個拍賣季節中,共投資1200萬英鎊,相繼在不同的拍賣會上選拍子許多珍貴的藏品,包括繪畫、瓷器、古董、古典書籍等。截至1978年,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用於藝術品的投資理財已達2000多萬英鎊,引起很大的震動。

80年代後期,該會的投資回報之日終於來到。1989年春季,基金會將一部希伯萊文版的古老《聖經》在倫敦索思比拍賣行拍賣,得款200萬英鎊,而此書在1978年購得時,價格僅為17.9萬英鎊。

1989年5月,香港索思比舉行大型拍賣會,事前全部拍品總估價為1.95億港元,而其中就有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委托拍賣的100多件中國元、明、清等朝的貴重瓷器,均為該會於1974-1980年期間通過投資收藏所得。結果,在拍賣會上實際拍賣金額達6000萬港元左右,占了成交總額的近三分之一。

在這次拍賣會上,鐵路養老基金會的一隻元代青花戲曲人物庭園圖罐,以308萬港元拍出,比1977年該會的進行14.3萬英鎊上漲了近22倍。

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的藝術品市場而言,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投資藝術品如投資理財股票一樣,先入圍先受益,因而投資理財回報率較可觀。

1978年黃胄的畫,一平方尺15元,買一幅4平方尺的畫,帶裝裱,也隻不過60多元。現在黃胄的畫一平方尺2000元,一幅畫少說也得8000元,從60多元到8000元,升值100多倍。1978年買一張李可染三尺見方的畫為90元,現在同一幅畫價為20萬元,升值高達2000多倍。

現在的社會,哪一門投資理財能有這麼高的回報呢?

高回報必然會有高風險,因此,初入行的人必須注意:

1.初介入者,要把握住“四多”的原則:多看、多問、多了解、多比較。

2.依據自己的財力確定自己的投資理財對象。

3.對藝術品和古董要有全麵的了解,介入前,最好多讀一些有關的書籍,學習一些專業的知識。

4.投資藝術品,要做長線投資理財的準備,不要有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思想。

三、收藏品增值九大因素

1.發行量。一般來說,發行量越少,就越易增值,就越值錢,正所謂“物以稀為貴”。

2.存世量。存世量與發行量有相似但也有不同之處,發行量少的存世量很少,但發行量大的,存世量卻不一定都大。由於時間長久或後期銷毀、遺失、丟棄等原因,發行量雖大,卻造成存世量較小,從而使藏品變得珍貴。

3.需求量。需求量很大,造成供不應求局麵的藏品,即使發行量很大,或發行時間較短,也較易升值。

4.炒作因素。市場炒作,會使藏品價值上漲較快,但如果是暴漲的話,就應當謹慎了,因為人為炒作痕跡過濃,就會嚴重背離價值規律,導致暴跌。

5.題材。如果是熱門題材的藏品,特別是較有政治意義或較有曆史時代意義題材的藏品,很容易升值,如香港回歸題材的收藏品。當然,其他題材很有特色的藏品也易升值。

6.種類。如果此類藏品屬於熱門種類(如無齒小型張、風光郵資片等),或雖還未熱起來,但較有潛力,也大有增值的可能。

7.時間因素。一般來說,曆史越久的藏品就越值錢。雖在炒作空氣較濃厚的今天,有些老藏品還不如新藏品增值快,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藏品畢竟還是發行量和存世量較小,而且從一個側麵反映了那一個時代的縮影。

8.設計因素。設計美觀、較有觀賞價值的收藏品也有增值的可能,因為早期搞收藏的人大都是因藏品的精美而樂於收藏的。

9.“原始股”。炒收藏品亦如炒股那樣炒原始的能夠賺錢,因為藏品剛發行時,基本上是按麵值買的,所以虧本的機會相對較少。至於增值的快與慢、高與低,決定於多種因素,就看你的慧眼所選的“股”了。

四、字畫唱主角

在收藏品的大世界中,字畫一直起著主角的作用。西方主要是以名畫收藏為主,東南亞則主要是以中國字畫的收藏為主。但西方也有不少收藏中國字畫的個人或團體,他們收藏的中國字畫,雖然隻是所有的中國字畫的一小部分,但也不乏一些精品,這主要和近代中國字畫的被掠、被盜以及不法商販的走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