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買賣古董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劉先生在這方麵的知識是采用了速成式方法學了一點,但遠遠不夠用。於是便買了幾本專業性非常強的書,閑下來的時候便刻苦攻讀。
掌握了一些古董知識的後,劉先生頗為自負,仿佛一夜間就成了一個古董理財師,買古董再也不找別人鑒定,自己覺得差不多便拍板成交,後來竟上了大當,吃了大虧。
一次,古董市場上來了幾個土裏土氣的農民,這些農民操著外地口音,賣的古董也無非是從鄉間收購來的瓷器、錢幣、銅飾等等。劉先生對這些司空見慣的東西沒什麼興趣,便隨便問了問,這一問來了興趣,因為這幾位農民商販的東西很便宜。
幾個商販見劉先生談起古董來頭頭是道,也引為知己,推心置腹地談論起來。從閑談中這幾個農民道出了他們認識一個盜墓人,說這個盜墓人手裏有“寶”。但他們拒絕進一步透露“寶”的詳情。在劉先生的再三要求下,商販才說出“寶”是一尊一尺左右的陶人,說上麵還有彩。劉先生聽後,立刻意識到這陶人可能是漢代的隨葬陶俑,這可是真正的寶貝呀!
一連好幾天,劉先生都纏著這幾個商販,要商販引見他去認識那個藏寶人,看看那個陶人,如果價錢合適,他就買下來。
商販答應帶劉先生去看看,並叮囑劉先生不要把這事告訴任何人。
幾天後的一個傍晚,商販帶著劉先生乘坐一輛農用三輪車來到了市郊一個廢棄的磚瓦窯裏。不一會兒,另一個商販領來了那個所謂的盜墓者。借著昏暗的手電光,劉先生仔細地察看著從幾層包裝紙裏取出的陶人,這個陶人和劉先生看過的圖片上的陶人一模一樣。淡淡的陶彩也若隱若現。
果然不假!劉先生下了買這個陶人的決心。
經過討價還價,劉先生花了三千元買下了這個陶人,這是兩天以後的事。
半個月以後,劉先生拿這件事在幾個藏友間炫耀,一個人對他說:你該不會買回了贗品吧!我就吃過這個虧,你最好還是請理財師鑒定一下。一句話說得劉先生心涼了半截。
疑惑不定的劉先生請來理財師,經過理財師鑒定確認,劉先生買的這尊陶人確實是贗品。
劉先生沮喪得半天沒說一句話。
通常而言,購買藝術品渠道一般有:
1.從古董市場上買
這需要投資者有比較高的鑒別真偽能力,如果鑒別不了真偽,那麼就應該避開這個渠道。現在的一些大都市,如北京、天津、西安、成都等都有古董市場和古玩店鋪,投資者也可把這些地方作為了解知識,增長見識的地方。
2.從拍賣行通過競價方式購買
在拍賣行投資藝術品一般能確保作品的真實可靠性,通過拍賣行的宣傳,投資影響較大。從拍賣行購買的不利因素是,由於競買,藝術品的價格比較高。
3.從收藏者手裏購買
有些人因為種種因素手頭上收藏著藝術品,現在由於某些原因想把這些藝術品換成現金,這就為投資者提供了方便。從收藏者手裏購買,價錢比拍賣會和畫廊裏的標價都要便宜,但仍然不要忘了鑒別。
4.直接找藝術家或其親朋好友購買
這種購買方式一般無須擔心買到贗品,而且價格也較合理,讓投資者樂於接受。
5.從字畫研究機構或美術院校購買
投資者可以到美術院校或各地的字畫研究機構購買藝術品。美術院校及字畫研究機構為了搞活本單位的經濟,常常舉辦一些非正規的藝術品出售活動。這些地方雖乏精品和珍品,但在價錢上卻讓投資者非常開心。
七、藝術家的選定
藝術家燦若群星。
對於當代的投資者來說,可供選擇或購買的古代字畫作品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範圍越來越狹窄。對於多數投資者而言,隻能在現、當代的藝術作品裏選擇投資對象。
但現當代的藝術名家也非常多,藝術作品更是數不勝數,這似乎給投資者出了一道難題。選定哪些藝術家的哪些作品作為投資對象?
結合投資者的動機和目的,我們便不難找到這道難題的答案。
投資者選擇購買誰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從商業角度考慮。在競爭的藝術家市場中,判斷和預測誰的作品更受顧客歡迎,更能帶來經濟效益,具有巨大的增值潛力。不管藝術品市場如何風雲變幻,波浪起伏,這應該是投資者選擇購買那些藝術家作品的一個不變的定律。
當然,中國的投資者也可以選擇其他國家的藝術家的作品作為投資對象,但國外藝術家的作品價格相對而言較高,尤其是一些巨匠的作品,價格十分昂貴,一般投資者的投資能力達不到。況且,中國投資者對國外藝術市場行情及藝術觀念、技法遠不如對國內情況了解,所以,中國的藝術品投資者還是不要好高鶩遠的好。
投資者投資於現當代藝術名家的作品,選擇藝術品的標準有兩個:一是看價格是否能為自己接受;二是看是否有增值潛力。
具體到對藝術家的選定,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考慮:
1.藝術領域的老前輩
這批藝術家主導中國美術發展史,在地位、藝術史及畫風等方麵均已被世人認可,作品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但由於他們的身價已高,一張畫投資額往往動輒十萬、百萬,占用較多的資金。投資者在資金需較快周轉的情況下,應謹防為藝術家名氣所累,避免選擇這類藝術品作為投資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