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與朱大鳴先生隻有一麵之緣,但對他的作品卻相當熟識。這不僅是因為朱大鳴在當今中國已是知名的財經評論家與地產評論家,更是因為他通過博客及各大網站發表了多篇文章。文章中精湛的理論水平、精準的經濟現象分析、清醒的預測與睿智的思辨,每每讓人受益匪淺。近來得知他有作品集問世,我便不吝陳詞,作小序以示慶賀。望廣大讀者在閱此小序後,對朱大鳴其人其作有個初步了解。
如今2008年北京奧運會已經落下了帷幕。閉幕式的歌聲尚縈繞在耳,人們已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表現出深深的憂慮。特別是源自於華爾街的全球金融海嘯,讓處於憂慮中的中國民眾感受到一股撲麵寒風。其實關於“後奧運時代”中國經濟的話題,早在奧運會開賽之前就已被人們談論。人們相信,籌辦八年之久的奧運會能夠賦予中國經濟一定的拉動力。在這八年裏中國有很多經濟現象都或多或少地跟奧運相關聯。從2007年底開始,全球經濟籠罩上了厚厚的陰霾,已連續六年高歌猛進的中國經濟也開始不斷顯露出各種病狀,人們有理由擔心近幾年中國經濟的走向,不管它跟所謂“後奧運時代”有沒有聯係或瓜葛。
房地產行業十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它的起伏跌宕影響到經濟、牽動著民生。身處房地產市場前沿的朱大鳴,在潮頭浪尖對中國經濟現象的感受直接,對經濟動向的嗅覺敏感。他不僅自己親手執掌著一家房地產企業,且善於觀察與思考,常年筆耕不輟,成為全國知名的財經評論家。他以多年在市場一線的經驗、敏銳的洞察力、深厚的知識底蘊,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文章搏得網民的歡迎與喜愛。2008年朱大鳴的博客流量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就突破了1 000萬,可以想像他的財經評論影響力有多大。而他的這本《走向———後奧時代的中國經濟》,應是凝聚了他心血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此書中,著者對後奧運時代中國經濟走向表達了精辟的觀點。他不僅從宏觀上分析了奧運會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文體盛會對於主辦城市經濟的影響,而且在微觀上剖析了奧運之前中國許多經濟現象的來龍去脈及奧運會後的經濟走向。在分析奧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時,作者將北京奧運會與之前幾屆奧運會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共性與個性,對奧運會後中國經濟整體麵做了客觀推斷;在解釋微觀現象時,他集中精力解釋了中國2007年高企的樓市、潰落的股市的前因後果,並對今後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同時他以同情的筆墨,對未來幾年的就業、工資、物價以及中小企業的轉型等與民眾密切相關的民生經濟做了展望,希望以此作為對管理層在經濟政策方麵的中肯建議。
本書可以說是當今許多經濟現象的一個解碼器,是後奧運時代大眾經濟生活的有益提示,是治療時下經濟困局的一個良方。它無論對於普通民眾,還是對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專業人士和經濟研究人員,都具有指導價值。雖然朱大鳴是工商管理博士、資深財經評論家,但在行文上卻毫無學究氣息,他以隨和的語氣,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經濟現象,將深邃的思考與精辟的觀點如話家常般的娓娓道來。
值得一提的是,已過天命之年的朱大鳴如同這輩人的多數一樣,身上留下了時代的印記。他從小隨母親長大,基本上過著單親生活,在苦難與執著中成長。歲月練就了他現在的性格:剛毅而謙和、忠信而智慧、勇敢而溫情。因此,此書雖然是一本財經類圖書,但在書中處處展現出他的感恩情懷及對普通民眾的關愛。我相信讀過本書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關於他的性格,在他的博客隨筆《兒時我在母親的歌聲中長大》《春來草自青》《讓兒子叫“老爸我愛你”是夢想》等文章中已有較好的展現。如果能去讀讀那些博文,或許對這本書作者的情懷能有更深的了解。
2008年11月
(注:本序作者為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地產理論鼻祖孟曉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