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前的種種困難,市場蒙上了一種悲觀主義的色彩,不少經濟界人士把今後一段時期的經濟定性為災難性的經濟。我們剛歡歡喜喜地把奧運會成功舉辦完,不少人就對奧運後的經濟表示憂慮與悲觀,大談奧運“拐點論”。
當前的這種宿命論是絕對不可取的。我們不能局限於眼前的一係列困難而怨聲載道。在自然麵前,我們需要的是克服苦難、人定勝天的精神;在經濟困惑麵前,我們更需要的是信心。放棄該放棄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無能,不放棄該放棄的是無知,不放棄不該放棄的是執著。羅曼·羅蘭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應有兩盞燈光,一盞是希望的燈光,一盞是勇氣的燈光。
物價上漲不可怕,怕的是人們的收入水平沒有及時跟上;我們也能克服災難,但要更多地發展實體經濟,使我們的國力更強大。股市已經跌到這個節骨眼上,後續的走向還會如洪水猛獸般可怕嗎?如果你認為現在的股市賤得比土還便宜,那麼你可以再等等,讓金子發光時再來尋找。但要知道也許正是此時,滿市遍地都是黃金,所以在經濟困難麵前,我們更多的是要有信心。
三、 後奧運時代宏觀政策會怎樣變化
麵對中國成千上萬民營企業已經發生倒閉或即將倒閉,很多人麵臨著失業危機的現象;麵對中國股市狂跌,其幅度已經超過媒體興師動眾所說的越南金融危機水平的局麵:麵對中國經濟由於從緊政策導致硬著陸的風險在加大的局麵,以及隨著人民幣升值、國際輸入型通脹的影響、造成外貿和製造企業出口量趨弱的事實,暴露出中國嚴重的產能過剩潛在危機。
從2007年第四季度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以來,整個經濟已經趨緩。由於美元前期的不斷貶值,造成國際整體物價迅猛增長,特別是原材料、石油、鐵礦石和糧食價格漲價過猛,致使國內成本價格迅速高升,全球在通脹,中國當然也不例外。適當的通脹也是可以容許的,關鍵是發展實體經濟才是根本,否則的話,一味地堵截通脹,一味地收緊貨幣政策,到頭來還是萎縮了經濟。
1. 宏觀調控政策走到關鍵路口
從2007年起,我們學會了一個新名詞———CPI(消費品物價指數),由於物價不斷上漲,CPI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頻頻出現。2008年5~8月,CPI分別連續下降了7.7%、7.9%和6.3%,到了8月降到了4.9%,這才讓人們鬆了一口氣。
但令人擔憂的是,2008年8月PPI(工業品出廠價格增長指數)高達10.1%。在7月的時候,國家統計局曾宣布PPI同比上漲10%,這是我國自1996年以來的最高漲幅,數據公布當天,滬深股市分別暴跌5.21%和5.64%,然而8月份PPI漲幅再次刷新了這一紀錄。PPI高而CPI低,兩者之間的剪刀差相差越大,相對於企業資源類成本就越高,企業盈利能力就會越低。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對國內PPI的推高作用十分明顯。我們來看,國際原油從2007年1月的50美元/桶,到2008年7月的145美元/桶,漲幅高達190%,雖然2008年8月起開始回落,到了100美元/桶左右,但與以往相比,油價仍處在高位。在8月份的PPI數據中,原油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8.2%,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廠價格分別上漲33.7%、22.1%和36.1%。資源類產品價格的上漲,將直接吞噬企業的盈利空間。
推動PPI持續走高的主因是國內原材料、能源和人力成本等因素的上漲,生產企業的成本上升最後會帶動消費品價格的上漲,正是因為這樣,PPI的上漲最終會傳遞到CPI上麵去。那麼這個過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PPI和CPI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係,PPI往往被看作CPI的先行指標,根據價格傳導規律,整個價格水平的波動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遊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如國際鐵礦石價格一路上漲,2007年以來漲幅達90%,這樣就推高了國內鋼材的價格。對於資本市場來說,宏觀調控政策應該把如何減少企業成本作為調控的重點。
根據2008年中報顯示,上市公司半年報盈利普遍有所下降。878家公司上半年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4元,僅比2007年同期的0.23元略有增長;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7.07%,比2007年同期的7.47%下降0.4個百分點,降幅為5.35%,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呈現下降趨勢。通過數據說明,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宏觀調控政策走到了關鍵路口,下半年宏觀政策變化要把保經濟增長放在第一位,物價的問題要放在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