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給小雨一點支持好麼?至少,別每天都有下架!
我近來情緒很糟糕~
××××××××××××
整編軍隊時,呂布將投降的黃巾士卒編入自己麾下,連同常山義從,他屬下的軍隊達到了一萬人。這一萬人劃分為兩個營,以典韋為校尉,掌管並訓練老營;又以趙雲暫代校尉,掌管並訓練新營。
因為沒有殺俘,而且承諾為這些流民安置,呂布一下子在黃巾戰俘中聲望大增,當他招降黃巾小帥管亥時,竟很輕易地便實現了。於是,呂布又在八萬黃巾流民中,選出一萬強體健者,命名為“青州兵”,以管亥為統領,其編製相對獨立。
數日之後,呂布一行八九萬人,浩浩蕩蕩回歸魏郡,剛進入館陶縣,便見荀彧帶了一隊輜重,攜帶糧草迎接上來。呂布暫駐兵馬,與荀彧相見,隻有蔡琰隨侍一旁。
荀彧道:“奉先此行,破黃巾、收流民,冀州震動,莫不稱讚。”
呂布道:“順勢為之,隻為本地平安。今所得流民八萬,無從安置,苦哉!”
荀彧道:“十餘年來,冀州因黃巾戰亂,死傷無數,耕地荒蕪。鄴縣頗有存糧,可供給流民,以資其安家落戶,開荒種植。明年或許還能豐收呢!”
呂布道:“我不擅長治政,此事可勞煩文若兄。”
荀彧笑著答應下來,又道:“奉先可知韓文傑已遣人請袁本初共治冀州乎?”
“什麼?”呂布吃驚,雖然早知此事會發生,卻沒料到這麼快。
“使者與我同日離鄴。”荀彧笑道:“正如當日所預見,袁本初約公孫伯圭攻冀州,並遣田豐遊說我兄長與辛仲治,向韓文傑獻計將州事托與袁氏。”
呂布注意到荀彧提到韓馥時,用的是他的字“韓文傑”,而不是稱他“韓冀州”。雖然兩種都是敬稱,但做為在冀州生活的百姓,稱官號是本份。
呂布道:“如此說來,袁紹將治冀州?那耿武、關純等人不是忠臣誌士麼,怎麼置若罔聞?”
荀彧道:“耿武、關純等三十餘人已棄職而去,韓文傑亦為之懊悔。”
呂布想到後世演義小說裏的一段劇情,不禁笑道:“那耿武與關純必不會就此放棄,或恐已伏於城外,以待袁紹。”
荀彧卻一臉正色道:“袁本初四世三公,名揚海內,你可敢殺之?”
呂布傲然道:“有何不敢?”
荀彧道:“大善!奉先可帶兵伏於臨漳,等我兄號令,討伐袁紹。”
這時,蔡琰插言道:“文若兄,莫非要等袁本初奪了鄴縣,才能討伐麼?”
蔡琰的問題卻是刺到了痛處。按照荀彧的計劃,等袁紹奪了韓馥的鄴縣後再攻打他,那就是正義之師。到時候,十有八九那韓馥會死在袁紹手中,於是還可以稱“為韓冀州複仇”。但這種等著別人犯罪再拿人的做法,怎能算得仁義?
荀彧咳嗽了一聲,道:“此乃見機行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