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暴風驟雨——來勢凶猛的全球金融危機(1)(2 / 3)

2009年3月5日的市場交易中,花旗銀行的股價一度跌至每股97美分。這是花旗銀行的股價自1986年上市以來首次跌破每股1美元。

次貸危機爆發前夕,花旗的股價曾達到每股55.70美元,公司市值達到2772億美元。而在2009年3月5日,如果按照每股1.02美元的收盤價計算,花旗的市值隻剩下55.96億美元,公司市值縮水幅度達到98%。花旗目前在全球銀行業的市值排名已落至第184名。按照紐約證券交易所過去的規定,如果公司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每股一美元,股票將被摘牌。所幸的是,鑒於金融危機的特殊情況,紐交所剛剛更改了規矩,因此花旗銀行的股票在2009年6月30日之前暫時沒有被摘牌的危險。

花旗的淪落不過是美國新一輪金融危機的一個寫照。3月5日當天,在穆迪公司宣布可能降低對美國幾大銀行的評級等消息影響下,美國的另外三大銀行的股票遭到市場拋售。富國銀行股價下跌15.94%,美國銀行股價下跌11.70%,摩根大通股價下跌13.99%。如果這樣跌下去,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將不得不尋求政府救助。

美國金融股現在是賣空者的天下,沒有買家敢於接手。美國政府可能要考慮國有化所有的銀行。這對於一貫堅持經濟自由主義的美國經濟體製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

美聯儲和奧巴馬政府挽救華爾街和美國金融的努力在繼續加大。

美聯儲欲將寬鬆貨幣政策“進行到底”。為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美聯儲自2007年9月開始降息,當時的利率水平為5.255%。美聯儲在2008年12月舉行的例會上把利率降到了0~0.25%之間。美聯儲在2009年將維持這一利率水平。

美聯儲將2009年的經濟金融政策重點放在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其他措施,支持金融市場正常運轉和刺激經濟活動。還將設立資產支持證券貸款工具,以便於家庭和小企業獲得所需要的信貸。這一措施的啟動,最高可達2000億美元的資金將用於刺激個人汽車、學生和信用卡貸款以及小企業貸款。

麵對華爾街的搖搖欲墜,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坐不住了,終於開始著手變革美國金融體係以往的放任監管製度。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在2009年5月7日發表講話,呼籲全麵加強對美國銀行體係的監管。

伯南克說,當前這場金融危機使美國部分金融機構存在的“嚴重的缺陷”暴露無遺,監管者正在努力修補。從中應該吸取的一個主要教訓是,僅僅將監管集中於個體銀行,可能察覺不到更廣泛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正在對整個體係構成危害。監管者不僅要加強對個體銀行的評估分析,而且必須加強對整個金融體係的檢查和研究,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危及正常信貸流動、市場運轉和商業秩序的風險,從而維護經濟的平穩發展。

盡管華爾街正在苦苦掙紮,但希望還在,美國政府仍在努力挽救,全世界所有人都不希望華爾街真正消失。也許危機之後,華爾街依然是金融精英們的遊戲池,依然是全世界經濟和金融的樞紐和標杆。

歐美國家飽受煎熬

G20倫敦峰會上,歐美日等經濟體及新興發展中國家達成了拯救世界金融的一係列利好協議措施。會後,世界各國都積極兌現諾言,紛紛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危機對世界金融體係的衝擊和傷害。於是,世界金融危機的惡化似乎得到了遏製,再加上流行於世界的“甲型H1N1流感”搶占了世界各大媒體的版麵,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金融危機的問題似乎被淡化。

然而世界金融危機的危害仍在繼續,它在世界媒體的“障眼法”背後已經入侵到了世界各國的經濟實體,已經演變成了全球經濟危機。在美國,國民經濟和國民生活正飽受煎熬。

繼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或破產或被兼並轉型消失之後,美國幾大汽車公司譬如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紛紛傳出麵臨破產的不利消息。似乎“破產”成為美國汽車巨頭們惟一的“美好”出路。

2008年11月份,美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特這三大汽車廠總裁們曾聚在華盛頓拚命遊說國會議員,希望能從政府得到2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資金扶持”。其中通用公司希望得到100億美元的資助,福特公司的期望值為80億美元,而克萊斯特則尋求獲得70億美元的資金扶持。盡管這幾大汽車巨頭反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懇請援助,但美國國會和白宮似乎不為所動。

美國素有“車輪上的國家”之稱,平均每100人就有60輛汽車。美國的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是全球出名的大汽車製造商,代表美國的汽車工業。奧巴馬將美國汽車業描繪成“美國精神的標誌”,是“撐起千千萬萬美國人民夢想的精神支柱”。盡管如此,美國政府對於出手救助的時機和方式尚存猶豫,美國政府希望汽車巨頭們“先改革,再救助”,以迫使徹底變革汽車企業們的高成本低效率的混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