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體係變革任重而道遠
金融危機波及全球,美國金融風暴不僅動搖了美國在全球經濟金融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對歐洲、亞太地區乃至全球金融的穩定和經濟增長造成巨大衝擊。金融危機再一次告訴人們,目前的國際金融體係無法預見和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出現了發展方向的迷失,必須進行深層次改革。
G20倫敦峰會前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以個人名義在其央行官方網站上發表了題為《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係的思考》的文章,把改革國際貨幣體係的話題推到了曆史性的世界高度。
在特殊的語境下,周小川提出的創造一個“超主權國際儲蓄貨幣”的提議得到了全世界經濟學界、各國首腦政客及媒體的強烈關注和討論。
周小川提出的改革國際貨幣體係的思考之所以得到全世界的共鳴,就是因為現行的國際貨幣體係已經不適應當前金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全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甚至國際貨幣體係的製度缺陷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國際貨幣體係必須進行與之國際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重大改革。
然而,改革國際貨幣體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舊有的國際貨幣體係中各種勢力的複雜交錯,種種自私習慣的存在注定了這是一場艱難痛苦的任重而道遠的戰略事件。
其實周小川提出的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的想法並不是新鮮事物。正如周小川文章中說的,這是一個“古老而懸而未決的問題”。早在上世紀40年代,凱恩斯曾經提出建立國際清算聯盟“Clearing Union”,並創建一種獨立於一國主權貨幣之外的新貨幣(bancor)為全球提供流動性。遺憾的是凱恩斯的方案未能實施,而其後以懷特方案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崩潰顯示凱恩斯的方案可能更有遠見。在布雷頓森林體係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組織就於1969年創設了特別提款權,以緩解主權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風險。但是因種種緣由,特別提款權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在之後的國際經濟活動中,特別提款權在使用廣度和使用深度方麵都受到很大的限製,也正是因此為今天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埋下了隱患和伏筆。
既然“地球人”都知道當前改革國際貨幣體係是一件多麼必要和多麼的緊要事情。全世界的經濟精英們完全可以抽出時間坐下來磋商設計新的國際貨幣體係的藍圖,共同解決世界性的經濟問題。然而這個世界不完全是“經濟世界”,人類不完全“是經濟人類”。野心、貪欲、私利及這些人性的衍生品質還充斥著世界的各個角落。
但是解決類似於這次全世界性質金融危機等其他所遇到的問題,就必須改革現行的國際貨幣秩序。
當前,世界範圍內已經有好幾個改革思路,有多版本的國際貨幣金融體係改革藍圖:
1.經濟學家們的改革設想。
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經濟學家提出的國際貨幣金融新體係的改革設想主要是:應該在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係時提出的凱恩斯理論基礎上,結合21世紀的新形勢構建國際金融新體係,這一新體係的目標是:第一,構建沒有貨幣霸權的全球貨幣體係;第二,構建支持國家內部發展的國際貿易關係;第三,創造能夠刺激各國提高本國就業和勞動力工資水平的全球經濟環境。
2.歐盟改革設想。
第一,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職能和資金規模。第二,金融監管不留“死角”。任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領域都必須受到適當而充分的監管或監控,以往監管鬆懈的信用評級機構、對衝基金和所謂避稅天堂首當其衝。第三,提高金融市場透明度和問責機製。新的國際金融體係必須建立在可問責和透明的基礎上,通過一個更加全麵的信息係統來確保金融交易透明,徹底改變助長冒險行為的安排。第四,加強風險評估和建立預警係統。新的國際貨幣金融體係必須能夠對風險進行評估,並建立預警係統,以避免危機重演。
3.中國政府倡導的改革設想。
第一,要加強對主要儲備貨幣國的監管,加快推進多元化國際貨幣體係建設,努力發揮多種貨幣的作用,共同支撐國際貨幣體係的穩定。第二,應改革國際金融監管體係,製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監管標準、預警係統和風險防範體係。第三,完善國際金融組織體係,提升新興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知情權、話語權和規則製定權。
當然,我們中國的經濟學家也自己提出了概念性的方案:
第一,將美元直接轉化為世界貨幣,將美聯儲轉變為世界中央銀行,可以比照歐洲中央銀行的模式,讓各國共同參與管理美元。
第二,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造成為世界中央銀行,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貨幣,按照人口和GDP等規模確立各國在世界中央銀行的股份和投票權。
第三,世界主要大國(美國、歐洲、中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印度、巴西等)簽署國際貨幣協議,創立世界貨幣單位(World Currency Unit, 簡稱WCU),世界貨幣單位背後的基礎是上述大國的一攬子貨幣再加上黃金。各國貨幣和世界貨幣單位掛鉤。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造成為管理世界貨幣單位和世界儲備的機構(準世界中央銀行)。這可能是“重建布雷頓森林體係”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