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突圍2009——中國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展望(3)(2 / 3)

第三,缺乏必要的金融中介機構。許多中小企業並沒有足夠的自有資本進行抵押貸款,擔保性放款是解決這些企業資金不足的有效途徑。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這種擔保服務的擔保機構不多,即便有的地區建立了這種機構,也因擔保資金來源等方麵的問題而難以正常運作。

第四,有些金融部門管理人員沒有意識到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自國家實施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以來,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加強了集中調控力度,貸款重點投向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和大型企業,對基層行處分配的貸款規模較小,尤其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縣級支行,基本上沒有貸款權限。中小企業的發展和融資活動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從中小企業發展現狀來看,自身素質較差,符合貸款條件少,使他們難以獲得金融機構的信賴。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結構嚴重雷同,低檔產品多,技術含量低,缺乏市場前景,使金融部門不敢提供資金支持。有些中小企業在改製過程中,惡意逃避銀行債務也加劇了銀行的恐貸心理。加大政策性投入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的信貸融資困難,首要的就是從體製入手,進行分析製定和改變相應的支持中小企業靈活融資的政策。

在現行的金融體係中,國有商業銀行貸款給國有大中型企業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而貸款片麵地向少數大型企業集團傾斜,加上過分嚴格地控製中小金融機構和民間金融活動,是導致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缺少融資渠道的根本所在。也有中小企業自身的原因,多數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注重資本積累,其簡陋的條件和太低的信譽,令銀行和機構投資者望而卻步。

另外,雖然國家出台了一係列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但大多是針對中小高科技企業,而更多非高科技企業依然得不到足夠的資金支持。中小高科技企業在得到政府支持的同時,也得到了國內外風險投資的青睞,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裏,中小高科技企業麵臨的融資難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而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將難以改變。

由此看來要想徹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必須依靠切實有效的政府支持和一定比例的資金投入。比如在各級政府設立“中小企業投資基金”,該基金可以政府投入為主,適當吸納部分民間資本,再依據當地的條件及實際情況,在不同時期確立不同的重點,全方位地幫助中小企業進行由小到大的蛻變。

對於中小企業信貸融資難的狀況,在溫家寶總理的講話之後,各相關部門開始針對這一問題集中出台了一係列扶持政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十一五”期間,中國將組織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主要內容包括:

——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引導和鼓勵各金融機構開發適宜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到境內外上市。規範和發展產權交易市場,支持中小投資公司設立和發展。

——培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係。重點圍繞信用擔保、投資融資、創業輔導、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等領域,培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係。

——加強培訓。整合社會資源,開展多層次、多類別的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切實提高中小企業素質。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繼續組織實施“國家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推動20萬戶中小企業聯網。

——推動中小企業產業、產品和組織結構調整。積極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各類所有製的中小企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各級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落實六項措施,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現狀。

1.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市場。通知要求,要引導和幫助中小企業以潛在的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新產品、組織生產經營和技術改造,主動開拓和占領國內外市場。

2.要以辦好“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和“APEC技術交流展覽會”為契機,多渠道、多層次、多樣化組織和推動各類中小企業產品展覽展銷活動。

3.推動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升級。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要大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抓住當前有利時機,開展資本運營,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實施並購重組,進行產業鏈整合,提高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4.管理創新,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通知要求,要引導企業突出戰略、營銷、財務、風險和質量管理,千方百計增收節支,降低成本,靠管理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