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愛拚才會贏》的閩南歌曲,唱響了全中國,也把閩商的特點——“拚”,展示給了世人。曾有人言:“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華人;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閩人。”而閩人在海外的生存是與其商業活動分不開的。閩商“以商為本”,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閩商模式”,其特點是:敢開拓、敢闖、敢冒險。閩商“敢為天下先,愛拚才會贏”的膽略與魄力運作和“善觀時變”的理性掌控,將其特質與創業的平台完美而又現實地結合在一起。
愛拚才會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愛拚才會贏……”這首《愛拚才會贏》的閩南歌曲在國內曾流行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覺得這首歌好聽,可又有誰了解個中真正滋味呢?這首歌在閩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許多閩南人自豪地稱之為閩南的“國歌”。在商界,這首歌更被視為閩南人的“商魂”之歌。
這首歌的地位之所以這麼高,是因為歌詞中的“拚”和“贏”兩個字。在閩南人看來,人生在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離不開拚搏精神,如果沒有敢闖敢冒險的拚搏精神就不會贏得成功。
閩南商人不怕失敗,他們都曾屢戰屢敗,但失敗並沒有打倒他們,挫折也沒有擊垮他們,他們愈挫愈勇,始終保持著個人對生命的最高追求:用自己的智慧鑄造商業的輝煌。據說在歐洲,10個中國人中有9個來自福建。福建商人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韌精神,使福建人成為“可怕”的商業對手。所以,他們數百年來一直在拚。因而有人說,看見閩南人,你會覺得自己白活了。閩南人有一種狠勁,他們可以用全部的生命來追求自己的最高境界,不肯浪費一分一秒,直至不死不休的地步,正如誇父逐日,生命不息,逐而不止。正是這種拚勁,造就了昔日輝煌的閩商群落。
閩南人有強烈的創業欲望和敢闖敢冒險的拚搏精神。“不能當老板不算好猛男”這句話是泉州人的流行語。經商辦企業當老板是年輕一代泉州人孜孜以求的目標,這種價值取向在石獅、晉江、南安的年輕人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晉江恒安集團公司總經理許連捷就是這樣一個人。許連捷出生於閩南安海,十幾歲就開始打拚天下。他做過紅薯粉條,賣過水果蔬菜,吃過很多的苦。後來,隨著經濟大潮的湧動,許連捷被壓抑已久的創業欲望和經營才能一下子迸發出來。他率先在家鄉辦起了服裝加工廠,接著內聯外引,創立了以“安樂”衛生巾為主要產品的中外合資企業——恒安實業有限公司。
他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把眼光瞄準了中國最大的商業城市上海。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很可笑的想法,光黃浦江畔就有大大小小十幾家的衛生巾工廠,像你這才剛起步的、帶著濃厚鄉土氣息的企業能擠得進去嗎?可是,許連捷心裏明白,他的“安樂”產品如果能在上海站穩腳跟,不僅能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許連捷暗下決心:一定要打入上海,並且是非打入不可。許連捷有膽有識有韜略,他親自披掛上陣,帶領一批能征善戰的業務員開進了上海。然而,轉眼幾個月時間過去了,任其磨破嘴唇踏破鞋,就連一位願意試一試的女士都沒找到,可許連捷並沒有灰心氣餒。“功夫不負苦心人”,終於有一家公司願意進貨,但壓價實在是太低了。當時“安樂”衛生巾算上各種成本,最少也得賣9毛,可對方隻肯出8毛,多一分也不要。
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贏利,像這種無利賠本的生意誰願意做啊!但是,精明靈活的許連捷,早已對這家公司的信譽、銷量了解得一清二楚。“就怕你不買,等你嚐到甜頭肯定會找我。”許連捷當場拍板:“賣,但隻給200箱。”沒想到對方見許連捷答應得如此爽快,竟然又改口道:“7毛9成交,不然不買。”
商場如戰場,事已至此,許連捷也隻好簽約交付。雖然這是一筆很不公平的交易!但是,許連捷早已成竹在胸。幾天後,這家公司也從閩南人身上找到了賺錢的門路,於是自找上門,要求再購,並願以每包9毛7分的價格訂購2000箱。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如今這家公司已成為恒安公司的最大合作夥伴,每年訂購10萬箱,成交金額也達到了上千萬元。
在許連捷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閩南人的商人品質:開拓進取,敢闖敢拚,算度精深。許多閩南商人,正是以自由商人的身份,大無畏地開拓海外市場,終於在福建商幫這棵枯樹上發出了新枝,使閩南商幫的商業精神在海外華人和台灣的閩南人身上得到延續。
“愛拚才會贏。”這是閩南商人創業經曆的總結,也是淚水和汗水凝結而成的經驗。假如一個善於做生意的人也具有“愛拚才會贏”的精神,相信他也一定會發大財、賺大錢。
“愛拚才會贏。”沒有誰的財富不是經過努力換來的,也沒有誰的成功路上沒有一絲的風險。其實,幹企業,在成功路上的冒險不同於頭腦簡單者的魯莽,也不同於利欲熏心者的投機,而是一個人敏銳的洞察力,表明一個人做事的靈活性,是商品經濟社會的一種時代精神。
生意經
人生在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離不開拚搏精神,如果沒有敢闖敢冒險的拚搏精神就不會贏得成功。向命運發起挑戰福建是著名僑鄉和港澳台胞祖籍地,目前在海外的福建鄉親多達1000多萬,遍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至於有這樣的說法: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華人;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閩人。
為什麼福建有那麼多人願意離鄉背井?願意忍受各種痛苦乃至危險?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福建地狹人稠”。福建沿海沒有土地耕作,沒有足夠的糧食,人們被迫走向省外甚至走向大海。南宋時的《泉南歌》中這樣說:“泉州人稠山穀瘠,雖欲就耕無地辟。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閩商”首先是在這個被迫的過程中,在這些被迫的人們中產生的,即閩商今天的豪情始於當年的悲情,正因為有此悲情墊底,他們才會向自己的命運發起挑戰。
在北京,很多人都知道福建房產界“四大家族”之一的韓國龍。事實上,最早來到北京發展的韓國龍也是第一個成功地登錄到資本市場的。他敢於挑戰命運,夢想把自己的冠城集團變成一個百年老店式的集團。
韓國龍年少時在家鄉福建讀完高中不久便移居香港,並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涉足商海。1986年,韓國龍成立了香港冠城集團,並將業務重心逐漸轉移到內地,先後投資數億元人民幣在福州興建元洪花園、閩東大廈、融僑花園等項目,打開了冠城的知名度。
其實,真正給了韓國龍發展機會的時機就是1993年的那場參觀。那年,北京市海澱區政府參觀了福州的城市建設,他們對福州的舊城改造工程印象十分深刻。當時,也是北京正要著手開始對老城區進行改造的那段日子,因此,負責這個工程的韓國龍所使用的方式成為了北京來客至為關心的問題。出於對韓國龍出色成就的肯定,北京海澱區政府多次派專人去福建邀請韓國龍進京發展。最終,他答應了。
韓國龍來到北京後,立刻就以1670萬美元與北京海澱區房地產開發公司一同合資注冊了“北京冠海地產有限公司”。接下來,他所接手的第一個工程就是馬甸舊房改造工程,這是冠海公司在北京開發的第一個項目。受到政府支持和信任的韓國龍,雖有福州舊城改造的經驗,但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韓國龍盡管如此小心,還是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並且陷入了痛苦之中。沒有哪兩個地方的經濟發展規律是完全相同的。比較而言,在南方容易做的項目去了北方就不一定好做;反之也一樣。韓國龍很快就發覺到了這個問題。他曾經也在福建做過同樣的項目,當遇上拆遷問題的時候,福建的當地政府一出麵,老百姓也就十分配合,工程很快就可以開始上馬,一切都順理成章。但是在北京,卻遇到了阻力。韓國龍不願意失信於政府,又不願意讓老百姓失望,因此,項目進度變得特別緩慢。
最後,韓國龍經過兩年的努力,投入了超過4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終於完成了首批項目。現在,當人們經過北京的冠城園時,看到它那粉紅色的建築及優良的社區環境,就能夠感受到韓國龍的不容易。能夠將危改的項目轉變成如此高檔的社區,韓國龍的確擁有了敢為天下先的魄力。
韓國龍曾說,當自己經曆過冠城園這項最困難的危改項目之後,就有了一種勇氣,一種對任何困難都不害怕的勇氣。他知道,無論以後遇到多麼大的盤子他都可以自豪地說,“我可以”。那是因為在最為痛苦的時候,他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選擇了學習。從苦難中學習到的就是最有用的。
這次成功讓韓國龍明白了什麼叫做命運。他相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雖然說人有時候是無法抗衡運氣的,但是如果人不努力的話,就算命中注定機會來臨,也是沒有實力去把握的。
做生意、做企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很多剛剛進入自營生意行列的人憑的僅僅是一些簡單的目標和心血來潮而已,他們說:“我就是想當老板!”“我要自由!”“我要做自己的事情!”,等等。很不幸,這些往往是錯誤的理由,這些生意大多數難逃失敗的命運。
你做生意的主要甚至唯一的理由應該是:你有一個很好的生意機會或者概念,它們剛好填補了市場裏的一個空白,並且是靈活的。為了成功,你必須有適當的商業知識、有堅強的決心以及付出艱苦的努力。同時,你需要是一個好的溝通者、一個好的經營管理者,你樂於獨立工作並不恥於降低自己的身份。所有這些,隻是一個開始而已,你的曲折道路還有很長!
在很大程度上,生意的成功不取決於年齡、學曆,不取決於你的經濟能力、社會背景。成功,取決於一個正確的決定和持之以恒的行動。一旦你立誌要改變自己、家人的生活,一旦你選擇了投身一種生意,你就要敢於向命運挑戰,直到成功。那些采取試試看態度的人是根本不會成功的,盡力而為的人有可能成功,但成功的概率非常小,隻有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永不放棄的人,才會取得最後的成功。
生意經
為了成功,你必須有適當的商業知識、有堅強的決心以及付出艱苦的努力。
審時度勢,意識超前與漁民要把握漁汛同理,商人經商也得講究一種主動性。大凡能夠未雨綢繆、準確把握時機、審時度勢者方能取勝,而被動處事者往往收效甚微甚或無功而返。成功的商家都是擁有超前的市場意識並始終走在潮流前端的人。在福建商人中,石獅商人就體現了閩商善於審時度勢的特點。
石獅商人許榮茂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當起了證券經紀人。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證券市場的良好形勢和他本人的正確投資,使他在極短的時間內累積了一定量的財富,這時,他又大膽地決定自己成立一家金融公司。接下來的兩年當中,他的公司業績蒸蒸日上,很快賺到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擁有第一桶金之後,許榮茂又決定向北京地產業進軍,他認為有了一定的資金後必須把事業做大。可就在當時,北京的房地產已開始走向低穀。許榮茂的這一決策讓很多人有些不解,因為此時的地產開發商正從北京紛紛的撤離。
而在許榮茂看來,這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很快,他便神奇般地取得了別人夢寐以求的寶地——10萬平方米的亞運花園。亞運花園“錢”景可觀。殷實的積累為許榮茂開發亞運花園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超前的眼光,才使這次成功有了可能性。
接著在1997年,許榮茂對華澳中心、紫竹院和禦景園的開發更讓人們無法理解,幾十萬平方米的冒險項目令全北京地產界震驚,更令人驚歎的是樓盤優良的品質。當北京樓市開始複蘇時,許榮茂大賺了一筆。
然而,就在北京房地產出現反彈複蘇之時,許榮茂又出人意料地進軍房地產低迷的上海。這樣的決定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簡單,低迷的業界狀態,無法使人充滿信心。但是許榮茂與其他人觀念不同,他認為這是很難得的機會。更令人費解的是,許榮茂剛剛成立的上海世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一上手就收購了業績一路下滑的上市企業上海萬象集團26.45%的國家股,從而成為“萬象”的第一大股東。但人們很快又恍然大悟,原來許榮茂看中的隻是萬象廣場一塊占地麵積為14萬平方米的黃金地盤。
許榮茂以5.8億元接手萬象國際廣場這個“爛尾樓”並沒有得到多少人的讚賞。其實,這隻是許榮茂在上海發展的第一步。後來他又決定在這裏投入30億元開發前“萬象”未完成的在建項目“國際廣場”。“國際廣場”正對“上海一百”,原設計為40層,6年來隻修了地下三層,卻已神秘地耗資11億,成了上海第一爛尾樓。重組“萬象”後,許榮茂在“國際廣場”原有基礎上加高20層,建成後的上海世茂國際廣場將高達333米。這樣一來,可充分開發這14萬平方米的黃金地皮,增加銷售收入。
由於上海市政府的政策調整對房產業越來越有利,使得中檔市場的競爭幾乎到了殘酷的地步。當更多的人認為隻有在中檔市場才能取得利潤的時候,許榮茂機敏地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麵,在上海,每平方米售價在1萬元以上的高檔樓盤占總量的3%還不到,而這正好與其一貫的開發理念相吻合,其麾下企業完全有足夠的資金來開發這一領域,因為高端市場的壓力很小。事實如他所預料的相差無幾,排隊購房的壯觀景象讓人們為之一震,平均每平方米售價為2000美元,世茂集團成功套現15億元人民幣。
看來,我們不得不佩服“地產大鱷”許榮茂的眼光和魄力。任何事情總是在不斷變幻中,房地產更是如此。處在這個行業中,如果意識不夠超前,不能勇於推陳出新,很快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在集團中,許榮茂帶領員工不斷將超前的意識和創新的理念強製灌輸到每一個項目中。正是憑借自己超前的意識與眼光,使得他在別人覺察不到的地方挖掘出無限的商機,而且能夠在別人看不到危險時嗅出危機,迅速撤離,達到自己的目的。
生意經
大凡能夠未雨綢繆、準確把握時機、審時度勢者方能取勝,而被動處事者往往收效甚微甚或無功而返。從廣告中要效益品牌是商品質量內涵和市場價值的評估係數和識別徽記,是企業參與競爭的無形資產。它代表著一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是企業寶貴的核心競爭力。
打品牌就是打廣告。可是在品牌意識上,福建人的覺醒並不像他們的市場觀念覺醒得那樣早。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產品宣傳和品牌戰略在福建人眼中成為華而不實的東西,他們寧願在產品質量上多做文章,而當時這也確實使他們受益無窮。正緣於此,福建產品在市場上的聲譽一直都比較好。
但事物總是不斷發展的,當進入品牌時代後,閩商們才發現自己在自得其樂間,不知不覺已經落後別人一大步了。一時間亡羊補牢便成為福建經濟發展中的大事。就這樣,有一部分閩商開始在品牌上下功夫,最後成為閩地品牌產品生產中的領頭羊和代表人物。
獸霸泉州區域市場總經理張永部,從2001年底開始代理獸霸品牌,運作泉州市場。三年後,他把獸霸品牌做到該地區三個第一:品牌知名度第一,市場占有率第一,同類產品市場銷售第一。究竟是什麼魔法讓獸霸如此成功呢?對張永部來說,其實沒有什麼秘密,就是讓獸霸廣告如影相隨。
當你進入泉州境內時,你會發現到處都是獸霸廣告,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沿路可見。到了這裏,你心裏會頓生一種老友重逢、如影相隨的親切感。為什麼他們要下如此大的力度打廣告呢?這還要從頭說起,2001年底,張永部向獸霸公司申請做泉州區域總代理,當時“獸霸”在泉州市場幾乎無人問津。幾個月下來,沒有一點成績。這可急壞了張永部。後來他親自下市場與終端經銷商溝通,通過走訪才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主要原因是獸霸品牌在泉州市場沒有知名度,消費者還不認識和了解獸霸品牌,品牌本身的市場力度不夠,經銷商不敢貿然經營。
這時,張永部開始意識到廣告傳播的重要性,如果獸霸品牌想在泉州市場有所作為,就一定要把廣告做好,把獸霸品牌傳播開來。想好後,張永部就開始一邊開發客戶,一邊醞釀廣告。他曾走進過好幾家大的廣告公司聯係,但都因高昂的廣告費無功而返。怎麼辦?張永部苦思冥想,突然間靈光一閃,為什麼不自己做呢?廣告位自己聯係,量好尺寸傳給公司設計製作,然後自己人動手安裝上去就行了。這樣一來不就大大降低了成本費用嗎?
說幹就幹,第二天張永部就開始滿街轉悠,把所有搶眼的廣告位暗暗記下來,先從小的容易做的著手,找機會拜訪房主,不管對方答應與否,都以獸霸“金獅子”禮品相贈。就這樣一來二去地搞定了很多廣告位子。獸霸廣告漸漸地在泉州開始蔓延開來,在許多人流集中的鬧市區,有些賣其他產品的店鋪,在醒目的地方也都上了獸霸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