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八節)(54)(1 / 2)

第二十八節:舉凡國粹有其妙,章台之義不敢提。

諸位可能迷惑,這三四百年前,就有這國粹了嗎?不是,原來這易銘進城第二天,在召見許鐸時,就安排此人,照著易銘吩咐的,加班加點、巧奪天工地趕製了十來副。然後在眾女之間,情意綿綿地手把手傳授,眾女何人?均天資聰慧,一天下來,就都會了。

隻是眾女子至此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每每茶餘飯後、互相邀約,玩兒上幾十圈,後來流連忘返,牌癮太大,就往往不惜挑燈夜戰。

深宅大院本就單調無聊,自從有此度日神器,竟迅速傳播開來。琦玉也學會了,怡晴也學會了,甚至思沅知道了,也時常湊熱鬧,其對思沅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大大超過易銘。

李千秋見了,也隻是搖頭歎氣而已,甚至也抵不過眾女子央求,玩兒了兩場。

據說許鐸手下有機靈的木匠漆匠,幾個不失時機,迅速搭起作坊,又不遠數百裏之遙,從赤水搞來上好的楠竹,日夜趕製,獻與內府,又銷往各地。

遵義一城,老百姓茶餘飯後,就家裏擺上一桌兩桌,三朋四友、左右街坊,邀約玩上一會兒。有上下合力推動,這玩兒麻將牌,竟成為一時之新風尚。如此不久,這幾個很快賺的盆滿缽滿。

非但如此,易銘還“發明”了撲克紙牌,但在推行過程中多少作了一些改動,本來撲克牌中的J、Q、K分別是英語Jack(侍從)、Queen(皇後)、King(國王)的縮寫,常見的十幾張花牌裏的人物在西方曆史文化中也是各有出處,分別代表了曆史上某個人物。比方大王、小王就是著名雜耍國王大帽登和小帽登。

而許鐸他們也極有創造性,大王順理成章就成了易銘,小王變成了李千秋,其它花牌,就是趙龍甲等人。

和麻將牌一樣,這東西流行也快,聽說軍隊裏尤其盛行。考慮到軍隊是黔北根本,決不可自亂了風氣,以至於易銘不得不下一道命令:嚴禁軍隊各級首長直至普通士兵在執行任務和工作時間打牌,一經查實、嚴懲不怠。

這會兒其實院子裏早就打上了,足足有三桌,除了八豔,還有侍女若幹,桌子上銀兩堆得多少不一,看樣子越賭越大。

這所大大的院子住了八豔及幾十個侍女,易銘還給取了個“暢春園”大名,那是琦玉央求易銘取的。

易銘知道後世北京城裏有這麼個園林,也不知道此時此際是不是就有,他管不了這麼多,隻要無人有異議就行。

易銘發現剛才還尋死尋活的思沅,居然坐在那裏,摸牌碼牌,兩隻纖纖玉手,上下翻飛,打得特別投入,以至於易銘在院門呆呆欣賞她都沒有注意。

易銘見了,也隻搖搖頭,想想覺得還是不進去為好,這幫女子眼裏隻有“萬餅條”,沒有他這個主公。

易銘掉轉頭,見琦玉風風火火,看樣子也是為了此事。見到易銘,不好意思地急急道了個萬福,待易銘回頭走後,迫不及待轉進院內。

易銘見此情形,更加哭笑不得,想不到這幫女子竟如此癡迷牌局。

易銘剛轉身朝書房方向走去,迎麵遇見周文秀,易銘隻從李馬丁處知道他這個結義哥哥的,至於個中緣由,一概不知。而李千秋對於他們關係又沒有交代清楚,幾番想問都忘了,偶爾記起想問,要麼因為有人在場,要麼正談著正事,一直沒有機會。

此時見周文秀一人前來,心想正好找他聊一聊,易銘裝腔作勢,叫道:“周將軍請隨我來,我想和你擺談擺談。”

那周文秀實則是也是為了麻將而來,昨日在桌子上輸得不少,好幾個月的工資都貢獻出來了,今日來是想扳本,熟料被易銘給撞見。當然,他來這兒還有別的目的,易銘及李千秋讓他擔任近衛營的統領,還真是有點欠考慮,這是後話。

回到書房,易銘屏退值守的侍女,周文秀剛坐下,易銘就親熱問道:“二哥,這個職位你還滿意吧?這些天下來,覺得怎麼樣?”

哪知周文秀聽易銘這麼一問,卻惶恐萬分,起身連連給易銘施禮,不住說道:“主公,怎麼還提當年之事?以後卑職請主公萬萬莫要如此稱呼,以免折了主公威儀,卑職的罪過就大了。”

易銘覺得奇怪,客氣地道:“既然你我和李大哥義結金蘭,咱們就是一輩子的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和我的威儀有啥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