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九節)(55)(1 / 2)

第二十九節:敵軍南下烽煙起,尚未交鋒計退敵。

李千秋、趙龍甲、錢虎乙、朱信、秦任等人在易銘書房坐下後,因前方情勢緊急,眾人神色凝重,一時之間,竟無人言語。

易銘亦是沉默許久,他自己對前方情況,缺乏了解,更無應對良策,所以見眾人不言語,就注視李千秋。李千秋自然懂得易銘心思,見他一籌莫展的樣子,就起身道:“主公,我看是不是應該馬上開個會?”

書房裏眾人聽罷,均齊聲讚成,易銘自己實在無甚主意,隻好說:“我看行,隻是哪些人參加?還有就是這個會怎麼個開法?你們商議一下。”

李千秋見易銘表態,自己卻不置可否,轉而將目光掃向趙龍甲,趙龍甲早已胸有成竹,說道:“主公,恩師,卑職看來,應通知在遵的軍政要員,即日便開會商議大計,地點就在軍機處。”

易銘頷首同意,幾個亦無反對,當即退下準備去了。

李千秋走在最後,見眾人散了,他回頭過來,對易銘說道:“主公,我已派遣不少探子前往川南打探消息,並把韓三也派了出去。他這人機靈圓潤,辦事牢靠,年紀又小,敵我之間出入,不致使人生疑。不知主公以為如何?”

易銘不想他留下來,卻說這件事,心裏暗自說道:你都安排好了,卻來問我。然而口裏卻回答道:“韓三辦事,確實讓人放心,你安排他去就是,用不著再問我,以後你覺得妥當,就自行安排。”

李千秋又問道:“主公,大敵當前,你怎麼想的?”

易銘缺乏軍事常識,水平也實在有限,對於清軍來犯,什麼主意都沒有,他想了一會,苦無良策,就說道:“你問我怎麼想的?打就是了,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李千秋一笑,說道:“既然如此,我就實話實說了:此次清軍南犯,我以為敵軍不了解我軍虛實,我們應對起來應該較為輕鬆。我還有個想法,就是表麵示弱、誘敵深入、一戰製勝,務必大敗阿濟格,最好聚而全殲之。憑我軍戰力裝備,取勝應無問題,應當趁此良機,適時北上。我們可趁勢攻占重慶及周邊各地,如若進展順利,就再擴大戰果,最好是短期內攻下四川全境,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易銘聽了,嚇了一跳,不以為然說道:“你以為這兩三萬號人,就能吞並四川?他們都說四川有阿濟格十萬之眾,你不知道嗎?何況川西還有孫可望、李定國之流。前幾天你還說清廷已讓在漢中、襄陽一帶的吳三桂也帶兵入川。說他兵馬也不下十萬,還有陝西、甘肅的豪格……。”

李千秋笑笑,說道:“雖然如此,阿濟格哪裏會等他們入川,他正要大軍南下,搶這不世之功。你想想,如果吳三桂揮師如川,豪格也來搶功,以阿濟格狂妄孤傲個性,他受得了嗎?所以我預計他會傾巢出動就是源於此。他這樣不計後果,咱們就有了可乘之機。兵法雲:“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阿濟格傾巢出動,重慶成都,後防必定空虛,豪格及吳三桂,又遠隔千裏,無法施以援手。他這是孤軍深入,想畢其功於一役,阿濟格這樣一來,正可謂備前則後寡。我軍應予遵義城下,做好萬全準備,聚殲阿濟格。然後於赤水一線,集結西線大軍,沿江而下,進占重慶,亦是可能。何況我軍數百木船之上,裝有上千門大炮,水路進軍,這阿濟格絕無防備。就哪怕是幡然悔悟、如夢初醒,要設卡堵防,又怎麼能阻擋得了?隻能眼睜睜看著我軍進占重慶,那時他就意識到也都晚了……。”

易銘聽他講得頭頭是道,深感有理,就插話說道:“有道理,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