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十三章:定鼎天下(六十三節)(96)(2 / 3)

其實多爾袞沒有認真拜讀易銘所抄襲的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詩作,這詩裏不是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嗎”?既然大秦眼下勢頭正旺,怎麼會有劃江而治的想法。所以易銘不等江南形勢未定,打亂兩大軍團建製,及時派遣李過、高一功、孫象丙、李馬丁、吳能奇、王定國、袁宗第、李來亨等,沿運河北上,直撲山東、河北。而錢虎乙、雲中飛、蘇飛虎、馬騰雲、賀珍、塔天寶及在江西和多鐸作戰的周文秀、郝搖旗、劉體純,則負責清剿東南清軍殘餘。

同時,魯王在張煌言等鼓動下,意圖攻占杭州,但被清軍擊退。在福建的鄭芝龍卻趁勢占了福建部分地方,此人派人前來江寧(已改為南京),表示願意以福建之地進獻大秦,生生世世為大秦效勞。

易銘見了來使,心想:鄭芝龍這家夥曆史上也當了漢奸了的,不過大秦鋒芒未及,福建一地,讓鄭芝龍父子代為占了也好。

於是,易銘封鄭芝龍為閩興侯,其子鄭成功為南平侯,督撫福建。

洪承疇也絕不會料到大秦軍隊會來得這麼快,他更沒有想到自己在短短兩個月內就全線潰敗,他原以為憑借手裏二十餘萬大軍,就是打不過,起碼也能拖一陣子。

他哪裏知道這交起手來,則遠不是那麼回事。他聽前線下來的人說大秦一千人就敢攻大清上萬之眾。說浦口清軍守軍一萬,硬是讓大秦千把人給打跑了。初時洪承疇還不信,以為前線將領哄他,待秦軍轟擊江寧城牆,他才信了,感覺這火炮這個東西確實厲害,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所以洪承疇趕緊帶上一彪人馬,連夜棄城。走到蘇州,又聽說追兵又到,他又棄了蘇州,趕往杭州,剛立足未穩,說大秦軍隊已攻下嘉興了,洪承疇連杭州也不敢呆了,趕緊向衢州退卻。

剛到衢州,見到了從南昌敗退的多鐸,才驚恐得知南昌早就失陷。這周文秀、郝搖旗、劉體純追著多鐸屁股後頭打,多鐸不敢應戰,一路敗退,卻不料在衢州和洪承疇“勝利”會師。

兩個清點兵馬,還好!雖然慌慌張張一路敗退,兩個也還有四五萬大軍。這兩人心神惶惶,見大秦似乎未進一步追擊,就隻好就地紮營,據衢州周邊而守之。

在東征集團大獲全勝的同時,在襄陽一線的吳三桂,帶著郭雲龍、褚正烈、胡守亮、李本深、衛好才、王屏藩、楊坤等,十三萬大軍傾巢出動,自南陽北上中原。通過三次大的戰役,在大秦攻占南京之時,吳三桂集團攻占了洛陽。待李過沿運河北上,吳三桂又向東占領了開封等地,與李過集團會師,向北京挺進了……。

在四川的陳步明、蔣赤信,自然不甘落後,這兩個唯恐錯過平定天下、建功立業的機會。兩人對先前易銘安排他們兩個留守成都牽製陝西豪格的安排,早就忿忿不平。所以這二人和重慶的鄭可望這麼一合計,於是三個私下製定了攻擊陝西的計劃。

這三人決定由陳步明坐鎮成都,而蔣赤信、鄭可望則兵分兩路入陝。蔣赤信帶著三萬人自劍閣去打寶雞,而鄭可望帶三萬經安康越秦嶺突襲關中。本來三人沒有這麼多兵馬的,不過這三個自有辦法,他們臨時從預備役中擴充了三萬,於是就帶著這拚湊的六萬人,向陝西豪格十五萬大軍發動了全麵進攻。

不過三人並非無法無天、私自行動,在易銘正處於安慶時,這三人一日數電,請求準予行動。

易銘征求錢虎乙意見,這錢虎乙說如此也好,起碼可以拖住豪格,減輕吳三桂河南方向壓力,易銘深以為是,就去電同意。

這三人自然感恩戴德一般,立即揮師北上。豪格陳重兵於寶雞,正與蔣赤信僵持之際,卻傳來消息說鄭可望翻越秦嶺,經鎮安、柞水,已突擊到西安城下。

豪格見西安形勢危急,唯恐被抄了後路,所以哪有心思和蔣赤信對抗,領著兵馬回援西安,哪知剛到興平,鄭可望早就嚴陣以待。

前有鄭可望堵截,後有蔣赤信追兵,豪格無計可施,隻得拚死一戰。

經三日激戰,自己主力近二十萬之眾被打得找不著北,死傷上萬。見損失慘重,豪格越打越怕,在鄭可望、蔣赤信完成包圍前趕緊撤退。但秦軍像發狂了的瘋狗,豈能讓他跑掉,一路尾隨追擊,豪格部戰死的、逃跑的,無計其數。

他本想往東經潼關出陝西,豈料鄭可望早斷了他後路。豪格無計可施,隻帶著越打越少部隊,經黃陵、宜川,渡過黃河退到臨汾。

好在這回鄭可望、蔣赤信終於沒有渡河追擊,然而即便如此,豪格一路草木皆兵一般倉皇逃竄,到臨汾清點人馬,隻剩下可憐的五萬餘人。

那西安守軍數萬龜縮城中,本想等豪格寶雞來救,不料興平一戰,豪格敗走山西。這城中主將見被團團包圍,自感突圍無望,知道大秦曆來優待降俘,主將及以下,均以為安身保命要緊,於是很快就獻城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