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十四章:入主京城(六十九節)(103)(1 / 3)

第六十九節:世世延綿相承接,誰知此人是故人。

(103)

如此又過了幾月,天已入夏,那怡晴腹內胎兒,已是瓜熟蒂落的時節了。

易銘小心嗬護,百般關愛,這跨越曆史愛情的結晶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來到了人間,果然是易銘想要的男孩。

易銘初為人父,很是喜歡,當即取名幻生。隻是那怡晴痛得昏了過去,半天才見了幻生小王爺,欣喜之餘,抱著兒子喂奶,見這嬰兒生的瘦弱醜陋,稍感失望。怡晴為此,哭了數度,易銘好生安慰,費了不少口舌。

而幻生誕生的同時,琦玉也生了一個,卻是個女孩子。

原來當日下午,琦玉不顧大腹便便,生生要進宮看怡晴,可能見怡晴腹痛即將臨盆,她也有了反應,後來隻好於怡晴處,兩間屋子一牆之隔,就早產了。

大內副總管秦會及朱信,安排春蘭秋菊,傳進接生婆二,卻屏退其他人。滿頭大汗忙了一個時辰,好在二女均是順產,這邊幻生小王爺才生下,那邊唐王小公主哭聲也響起來。

李侔本在會見日本德川家光派來的使臣,那使臣從江戶(東京)而來。其人剛到北京,呆了十來天,這才得以見到大秦副總理,主管外交的第一號人物,使臣本就覺得窩火,見麵不及半會,見李侔聽了身邊人耳語幾句,甩了他就要出門,心裏氣個半死,後來卻得知李侔喜添貴女,這才多少海涵了一些。

李侔到了宮裏,見著皇帝,行了大禮,這才抱著他閨女親親,末了厚顏無恥,讓易銘賜名。

李侔此舉讓易銘很是為難,他心裏想:怎麼說這小女孩也是自己姑老祖,哪裏有讓自己賜名的道理。於是就想拒絕,隻是話將要出口,又覺不妥,後來又想了一會兒,心說這姑老祖是個女的,將來長大出閣嫁出去,大不了就是個親戚關係,不是男係祖宗,所以取個名也無傷大雅。

易銘接過小女孩,但見她胖乎乎、粉嫩嫩,長得可愛萬分,心裏感歎:我這李侔老祖宗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孩子幸好像他,要是類乎於琦玉,就是罪過了。

於是易銘賜名為“如意”,是為如意小公主。

見易銘喜歡,李侔、琦玉心裏很高興,那怡晴見了,也是喜愛萬分,抱了親了又親、想了又想,直比幻生還要令她喜愛似的。

幾日間,易銘一因有了兒子,二則諸事順利,所以心情爽朗,隻是近段時間忽略了思沅。

易銘想起來,就問秦會,秦會說她低燒久久不愈,身體乏力,食欲不振,居然還咯血。還說她身邊兩個侍女,也是如此症狀,藥倒是吃了不少,病情卻未見好轉,反而日甚一日、漸漸加重。

易銘聽了大驚,問了太醫,說是肺病,將息調養,而不見好轉。易銘突然間認識到,思沅此病恐怕沒那麼簡單,他擔心思沅之病,如果是肺結核該怎麼辦?易銘對照病例查了一下,思沅身體反應,正是肺結核病的典型症狀。易銘就轉而想到李千秋說過,思沅如此下去,活不了多少時間。

此病在曆史上就幾乎是絕症,古人患了這種病,由於醫學不發達,無法有效治療,所以死亡率極高。

先前李千秋沒有說穿,他隻是讓易銘回去的時候要帶上思沅而不是怡晴,易銘開始並不明白,以為李千秋要讓他帶著思沅,是希望兩個假以時日建立點感情什麼的,這會兒想起來,李千秋的意圖似乎是為了思沅思沅的病情。

易銘想到這兒,趕緊喚上秦會往思沅住處趕去,到了院門處,忽然想起這種病傳染,就讓秦會外麵守候,並下諭未經允許,閑雜人等,不得打擾思沅清修。

秦會記下了,易銘就進了院門,果然聽見裏麵不斷有咳嗽聲音傳來。

易銘徑直走到思沅居所,不分由說進了門,見了思沅,卻嚇了一跳,原來思沅麵上紅光,早已不見,人也消瘦了不少。

易銘心疼不已,不管思沅態度如何,先自問道:“妹妹,你可病得不輕啊!”

思沅照例還是愛理不理的態度,咳嗽兩聲,才緩緩說道:“奴家謝皇上掛念,奴家的病自己清楚,恐怕已是時日無多。”說罷又歎了一口氣,隨即麵向易銘,神情淒然。

易銘見她情緒低落、萬念俱灰的樣子,心裏從愛戀轉為了同情。

易銘深知此女子從來就談不上愛自己,所以易銘從來對她不作強求,雖然有那麼一些非分之想,但易銘清醒認識到:自己不過是被她華麗的容顏所吸引,談不上感情。他覺得思沅不過是一幅絢麗的畫卷罷了。

易銘打定主意,決心帶她趕快回去,起碼到了自己的時代,她這病還可治療。

於是易銘說道:“妹妹,你這病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你得答應我,我將會帶你去個特別的地方,你這身病很快就會痊愈。”